气温逐渐升高 小心猫狗“上火”咬人

25.03.2015  10:15

 

图为一小朋友在接种疫苗。陆夜摄

 

进入春季,温度逐渐升高,猫狗等动物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这时候也是动物伤人的高发期。记者从我市卫生部门了解到,近期我市不少市民因被动物咬伤前去接种狂犬疫苗。对此,疾控专家提醒市民,春季动物易伤人,应注意避让。

 

三个月大的狼狗 见到吃食扑上去就咬

 

3月20日,家住东环花苑晨阳社区的张奶奶与恶犬“狭路相逢”,三个月大的狼狗眼馋她手中的吃食,竟扑上去撕咬,回想起自己惊心动魄的遭遇,张奶奶到现在仍心有余悸。

 

当天上午,张奶奶从晨阳菜场买完菜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拎着蔬菜、鲜肉等,当她经过邻居家门口时,一条趴着的黄黑色狼狗突然站了起来,由于嗅到腥味来了兴致,双眼紧紧盯着张奶奶手中的红色塑料袋,并一直跟在张奶奶身后走着。张奶奶发觉身后有异样,看到那只大狼狗后便立即驱赶,谁知恶狗不肯罢休,直接向着张奶奶手中的红色袋子扑去,张奶奶吓坏了,本能地缩回了手,但还是慢了一步,那恶狗已经将她左手咬破,张奶奶见恶狗凶狠,追着她不放,她便索性将手中袋子都扔下。

 

那狗像发疯似的向我扑来,抓咬我的左手,我吓得直接将手里的菜都扔了,后来其他人一起帮我驱赶,那狗才跑开。”张奶奶回忆道。狗主人周先生得知后不断向张奶奶赔不是,他说自家的狗以前从未咬过人,这次也不知什么原因发狂追人咬,以后一定会严加看管。事后,他陪着张奶奶一起到医院处理伤口,并注射了狂犬疫苗。

 

除了大人,孩子也常常是动物“攻击”对象。家住城南园区的刘女士日前带着10岁的儿子到朋友家玩,孩子见宠物狗可爱便过去逗它,谁知小狗突然发狂扑向孩子,所幸孩子穿得多才未被咬伤。

 

春季宠物发情易伤人 狂犬疫苗接种量是平时两倍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和市人民医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市人民医院防保所所长丁彦朝表示,春夏是动物伤人的高发期,春天动物进入发情期,就算原本温顺的宠物也会变得性情狂躁,宠物不认自家主人、“反咬一口”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市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天气渐暖,接种防犬疫苗的市民比冬季略有增加,全市(包括疾控中心门诊、人民医院防保所及各乡镇卫生院等)每天因被猫狗咬伤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有30位左右,是前几个月的两倍。

 

市疾控中心门诊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有约1500人前往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市人民医院防保所每年会接到1000多人,仅城区,每年有近2600人接种狂犬疫苗。

 

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统计,全市秋冬两季每月会有400至500名市民接种狂犬疫苗,春夏两季则相对较多,有800至1000名。每年从春季开始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增多,五六月份将达到高峰,气温升高,宠物躁动,而人们在夏天衣服也穿得相对较少,皮肤裸露在外,更易被动物抓伤或咬伤。

 

家有孕妇不要养宠物

 

宠物吃食时不可去逗玩

 

市民在春季最好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特别是宠物在吃食时,不要逗玩。”丁彦朝说,猫狗等小动物在怀孕期间或者生产后也很容易伤人,尽量不要靠近或用手去抚摸。家中养有宠物,应及时定期给宠物接种兽用狂犬疫苗,同时给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进行预防性接种。家有孕妇,切记不要养宠物,因动物身上携带弓形虫病毒,孕妇一旦感染,很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或畸形等。哺乳期妇女被咬后,要停止哺乳并进行相关治疗。

 

丁彦朝介绍,市民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就医查看处理伤口。皮肤被动物咬破或抓破、有创口但面积不大,这时应先用肥皂水清理伤口,后再用清水冲洗15至20分钟,水干后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若是伤口较深、触及血管、神经等,则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做清创处理。除了及时处理伤口外,还应尽快接种狂犬疫苗,越早越好,不能超过24小时。

 

市民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硬结、低热以及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丁彦朝提醒,遇到这样的情况,市民也不必过于紧张,适当休息后应坚持完成接种,若反应过于激烈,可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