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成为本市商务经济提速增效的重要支撑

06.02.2015  18:00
  作为天津市商务主管部门,市商务委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对全市商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围绕放宽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鼓励技术创新、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推动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在扩大外贸进出口、"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推动市场建设等多方面成为推动本市商务经济提速增效的重要支撑。   一是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   2014年,全市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2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高于全市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实现109.3亿美元,同比增长26.1%;进口169.6亿美元,同比增长9.4%。从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已连续18个月好于国有和外资企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民营企业活力凸显,千军万马促外贸的局面已经形成。市商务委也同时加大了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在全年开拓国际市场活动中,共支持400余家民营企业700余人参加了20场开拓国际市场活动,累计接触外商2万多家,意向成交3.2亿美元,为本市民营企业产品走向世界创造了机会。   二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014年本市核准民营企业赴境外投资90家,占全市85.7%;投资额27.1亿美元,占全市86.7%;仅入驻中国 埃及 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本市民营企业就达22家。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境外投资的主力军。为推动更多民营企业"走出去",市商务委会同市财政局开展了本市境外贸易型企业(机构)办公用房房租补贴申报和审核工作。经认真审核,共有12家本市企业符合补贴条件和要求,其中民营企业10家,占比83.3%,补贴金额57.13万元,其中民营企业37.13万元,占比65%。   三是民营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积极开拓市场。   2014年市商务委支持140家民营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在线营销、商品采购等经营管理活动,支持金额达70万元。组织15家民营企业参加津洽会电子商务展区。邀请40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了中国 天津 第三届电子商务发展论坛,11家民营企业荣获"示范企业"称号,占获奖企业总数的七成。   四是民营经济内贸流通市场建设成果显著。   傲绿、黑马、清水源等本市民营 农产品 ( 000061 , 股吧 )龙头企业积极在中心城区开办连锁化社区菜店,2014年新建25家,全市已累计达到191家,菜价比周边菜市场平均低10%,受到市民百姓的欢迎。各区县民营企业因地制宜,在所在区域投资建设标准化菜市场,河西新苑菜市场、河东区新开路、滨海新区宝山道菜市场等17个由民营企业投资的标准化菜市场2014年竣工开业,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摊位总数2700个,服务辐射人口达50万。永辉等民营超市企业主动完善生鲜超市销售网络,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累计发展连锁便利超市蔬菜专柜410个,扩大超市生鲜商品经营面积近2.3万平米。通过农超对接,生鲜蔬果实现销售2.5亿元,直采量4.5万吨,直采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