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26.08.2015  15:57
      8月2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京揭晓,而备受外界关注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分析报告》)也伴随着这一榜单一起揭开谜底。
        201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内经济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形势和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500强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他们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以及"走出去"等方面会作出哪些努力?
        这些问题,在这份由全国工商联经济部撰写的《分析报告》中均可找出答案。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盈利能力降幅趋缓
        每年的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更像是民营企业500强的一份"成绩单",数字好不好看,一目了然。
        在发布的《分析报告》中,记者看到,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税后净利润总额稳步提升,达5928.95亿元,增长率为19.12%,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不过,从资产净利润来看,《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资产净利率由上年的4.52%下降至4.29%;净资产收益率由上年的14.35%下降至14.04%。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谭林告诉记者:"自2010年以来,民营企业500强盈利能力虽然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降幅已明显趋缓。"
        作为《分析报告》中的一项重要数据,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也是一大看点。记者看到,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46915.71亿元,约占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的1/4。户均293.83亿元,增长速度比上年降低13.71个百分点,为11.20%。有四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800亿元大关,形成第一方阵。
        这四家企业分别是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苏宁控股集团和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依次为2894.76亿元、2881.97亿元、2829.42亿元和2819.31亿元。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的同时,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入围民营企业500强的门槛也在继续提升。报告显示,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由上年的91.22亿元提升至95.09亿元,增加3.87亿元。
        另外,民营企业500强的资产总额持续增长也是今年《分析报告》中呈现出来的一大亮点。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138227.4亿元,户均276.45亿元,增幅为25.40%,比上年增长了4.12个百分点。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的共有企业21家,比上年增加7家,其中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7320.54亿元的规模跃居资产总额榜首。
        从各行业盈利能力来看,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铁路、船舶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到10%。
        从区域分布上,记者看到,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态势仍未改变,有384家,占76.8%。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和山东省民营企业入围数量位居前三名,分别为138家、91家和53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中还迎来了56位"新生"首次参加并进入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其中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等。
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时期,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成为亟待完成的重任。
        对此,《分析报告》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民营企业500强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开拓创新、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在《分析报告》中看到,2014年,为加快转型,民营企业500强纷纷通过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实现调结构、转方式。《分析报告》显示,有410家民营企业500强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年相比,投资各产业的企业数量均成倍上升。
        不少民营企业500强还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数据显示,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06家企业在"一带"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有89家企业在"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未来3年有174家有投资意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民营企业通过建立境外工业园实现抱团走出去集群发展,通过境外投资建厂实现产业转移产能合作,通过获取境外矿产、能源、农牧等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互联网+"春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借力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纷纷继续加大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其中,有205家民营企业500强运用电子商务取得营业收入,占500强比重的41%,比上年增加29家,其中,有14家企业的电子商务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和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同时,围绕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模式,也加速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此外,民营企业500强还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比如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民参军"的热情空前高涨。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50家企业已经进入军品科研生产与维修领域,比上年增加33家,增幅达194%。
        PPP投资模式也成为民营企业500强的投资新热点。2014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500强通过PPP模式进入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据悉,已通过PPP等方式进入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的民营企业500强共有58家。
        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同时,《分析报告》还指出,民营企业500强依法治企守法经营更为自觉。
制造业发展仍存不少问题企业亏损面扩大
        尽管在国家密集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实现平稳增长,呈现向好趋势。但谭林坦言:"在调研中,我们也注意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谭林告诉记者,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但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但从2014年制造业发展态势来看,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首先是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仍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从"大体量"到"高质量"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规模和效益指标基本呈现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营业收入总额101518.06亿元,户均203.04亿元,增长率为5.51%,远低于上年21.06%的增长速度;资产总额76784.83亿元,户均153.57亿元,增长率为9.22%,比上年降低5.16个百分点;税后净利润为3801.69亿元,增速为10.47%,比上年降低16.21个百分点。
        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24.4万元/人,人均利润为10.77万元/人,都远低于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和日本企业的水平,也低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报告》还显示,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亏损面有所扩大,传统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尤其明显。其中,在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中有13家企业出现亏损。
        另外,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还存在研发投入力度不足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分析报告》显示,2012-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研发强度小于1%的企业数占比依次为50.2%、52%和49.4%,显示有一半的民营企业研发强度处于较低水平。
        "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发与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谭林说。
        《分析报告》还指出,对于制造业而言,人才、税费、资金等传统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数据显示,用工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税费负担重、资金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融资难、节能减排压力大,依然是2014年影响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发展的七大因素。
        其中,税费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旧突出,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
        《分析报告》认为,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作为制造业的排头兵,在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下,要充分融入"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真正实现由""到"",由"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