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是“智慧镇江”的细胞   

21.01.2016  09:35

  

  民生是“智慧镇江”的一项工程,这项工程关乎整个城市建设和谐文明的发展,更加推进“智慧镇江”的建设。在今年两会上,民生工程再次成为与会人员的热议话题。

  打击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从单一行业、领域蔓延到多行业、多领域,成为典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形态。非法集资活动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危害社会稳定。为此,人大代表胡颖健建议:

  一是统筹安排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并具体组织落实,推动建立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各行业主(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切实履行部门职责,相互配合、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将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地方党委政府要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吹风会及组织媒体采访等形式,做好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权威信息发布工作,正确引导舆论。特别是对非法集资突发事件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原则,广泛利用互联网功能如微博微信等工具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有效引导舆论,为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营造舆论氛围,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必须建立专门组织,形成专门力量。可市政府牵头,成立高规格、多部门的协调机构,并配备专业人才及队伍。在建立专门力量的同时,一系列相关规范化、制度化文件也需配合出台:《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操作流程》等,使镇江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加强、分工明确、形成合力、氛围良好。非法集资案件办案要开绿色通道。各政法单位将办理非法集资案件放在各自业务工作的重要位置,优先投入更多的警力、物力和财力,在确保案件办理质量的前提下,畅通办案环节,强化衔接配合,加快办案节奏,缩短办案时间。疑难案件联合会商制度需要建立。对于重大案件,检、法两家适时提前介入,推动案件顺利办理。为进一步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镇江市需要聘请省内知名律师和法律专家对非法集资案件的处置工作进行法律论证指导,为下一步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减少空气污染

  据公安部的统计数字,去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因燃放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达到7117起,占全部火灾的41%,比去年同期增长50.7%,火灾导致多人死亡。

  为了减轻危害,邵荣禾委员建议城区禁放烟花爆竹:1.有关部门加强宣传,每年春节期间,出动干部和志愿者,走街串巷宣传。2.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整顿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燃放管理中的混乱现象。3.制定烟花爆竹产品标准。严格控制烟花爆竹内所填装炸药的种类和数量,将其爆炸后产生的能量和噪音控制在对人身安全和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限度内。4.政府应当而且必须对燃放的时间地点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市郊设立一个或几个开阔地,作为烟花爆竹燃放观赏中心。场内设立全城集中销售点,即买即放,给放鞭炮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有序燃放的安全场地,让他们集中起来享受这种乐趣,又不影响他人。5.严禁在燃放区以外的任何地方,包括街道上、居民区、铁路附近等处随意燃放。并对违反者予以严格处罚,对燃放造成危害的人予以处理,造成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如何减少事故发生

  高危企业内全覆盖。此外,他建议对取得急救培训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免责立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参与急救救护培训,努力形成学习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守护关爱生命的社会舆论氛围。

  据报道,仅2014年镇江市就发生62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肇事事故,造成33人死亡,伤49人的恶果。为此徐伟珍委员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相关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目前,只有考驾照时才需系统学习与交通有关的法规,骑电动自行车无需驾照,故他们的法规知识、安全意识相对较差。因此,政府应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安全教育。特别是在购买电动车时,可强制施行基本的交通法规和安全教育。对于三次以上驾车违章的,除罚款外,也可强制培训,合格后允许继续驾乘。

  二是完善并严格执行电动车管理的相关法规。对违规上机动车道、逆向行驶、闯红灯、乱穿马路、搭载1人以上以及乱停乱放等危害较大的现象严加处罚,提高罚款额度。凡不缴罚款的一律扣车。

  三是严格查处电动车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违法提速行为,从源头上消除电动车的安全隐患。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实行强制上牌制度,做到车有其主,实施年检制度,有安全隐患的,就地处理,不适应继续使用的,应立即报废。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化工等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外事件频有发生,为此,人大代表岳燧岩建议:把救护技能和应急避险知识纳入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同时作为高危企业及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的一项法定的培训内容,并纳入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培训内容,努力实现急救知识在

  关注老人和孩子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为此,人大代表郭晓燕建议:一、成立机构,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由政府牵头,组织有关方面成立统一的研究部门或指导机构,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指导、协调工作。以图书馆、青少年宫为依托,以各类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为辅助,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各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益活动。二、整合资源,构筑青少年健康咨询平台。组织各界专家、学者、心理工作者担任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以社区、学校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网站,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疾病康复中心,使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持续化、常态化。三、加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引起所有家长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足够重视,因家庭教育缺失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的,当子女出现心理问题后要及时反思并作出改变。在青少年喜爱的电影、电视和网络游戏方面,要给青少年正面积极的影响,避免负面影响。在网站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全面系统普及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老人时常发生外出迷路走失、在外患病求助困难的情况。过去传统的写纸条、做名片等方法,容易泄露老人和家庭及子女信息,让违法嫌疑人有可趁之机,对老人及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

  为此,边颖代表建议市政府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制作配发“爱心二维码”胸章,该胸章通过智能手机扫描后可显示老人所在的辖区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电话等相关信息,确保老人在发生突发紧急情况的时候,路人可以第一时间扫码找到老人的联系人,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养老院数量不足,以镇江为例,2005年,全市60岁以上人口已达45万人,占总人口的15.2%,现有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鉴于传统养老院存在的问题和宗教养老院的独特优势,政协委员孙敏财提出建议:

  (1)项目支持:在镇江市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场所作为示范点,从示范点开始,实现以点带面逐步建立宗教养老院,既解决了目前养老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养老模式的参考。(2)政策扶持:望镇江市相关部门出台对应的政策法规,积极支持宗教团体创办养老院,给予“绿色通道”支持,让这些养老院快速办齐必备的批文和证件,在法定框架内更加规范地运营。(3)经济支持:宗教团体创办的养老院鼓励以“公益微利”的运行模式,“公益”是提供给需求老人的福利,“微利”是保障养老院的基本运行。当遇到特殊情况时,相关部门应及时为宗教养老院募集资金,专款专用,保障养老院的正常运行。(4)人才支持:鼓励并扶持养老院建立集中、统一、长期的培训机制为宗教养老院培养专门人才,包括在老人的饮食起居、医疗护理、心理开导等方面,为老人提供稳定而专业的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近几年承担了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计划生育、疾病预防接种等功能,许多慢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等致生活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养护需求较大,家庭成员长期承担较重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床位原因,不能完全具备养护功能,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许竹春代表建议医养结合模式能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进入社区机构需有政府支持医保政策及财政各方面均有政策出台,医养结合产生的护理、治疗、康复费用能够医疗保险支出部分、个人承担部分、政府财政补充部分,三方面共同努力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使得老年人晚年无后顾之忧,真正体会幸福晚年。

  异地联网医疗保险

  目前,在镇江范围内,还没未完全实现市区与县(市)区、县区与县区之间所有医院通用。而流动人口增加、异地工作等因素带来的异地急诊、异地转诊量不断攀升,很多人深受垫付额度大、报销手续繁琐、报销时间长之苦。政协委员张红娣提出解决镇江市医保卡市县通用问题的建议:建立全大市医疗保险的规划统一,进行地级统筹,统一管理,完善硬件软件系统,逐步实现信息的标准化统一,通过开发一整套从上到下使用的医保结算系统,实现医保卡的异地联网,从而为市区与县(市)区、县区与县区之间“异地刷卡”奠定基础。

  欧阳习珍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