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公益:百名少数民族乡村音乐教师走进清华附小

12.10.2015  17:01

  

  新华教育(王琦)10月11日,即将建校百年华诞的清华附小,迎来了百名少数民族乡村音乐教师。众多艺术家以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央芭蕾舞团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达对乡村艺术教师们的欢迎和百年清华附小的美好祝福。来自藏、蒙、回、壮、土、瑶、裕固、东乡、维吾尔、毛南、保安、撒拉、彝族等民族的音乐教师将在为期8天的培训中参加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艺术课程交流。

  今年是清华附小的第一百年,一直以来,在培养学生“ 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的五大核心素养中,清华附小构建并实施了“1+x课程”体系,以主题统领的方式整合学科内外相关知识、能力。对于原本多门的国家课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相通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将其整合为五大领域。其中“艺术与审美“领域,整合美术、音乐、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艺术技巧和审美雅趣、初步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良好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艺术素养,努力达到“乐、舞、书、画”,每人一项好才艺。

  清华附小将“公益服务”写进了办学行动纲领,将“公益服务课程化”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远程在线,手拉手等方式,支持革命老区吕梁山区、延安等地的小学。清华附小每年都义务接受来自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长驻校进行培训学习活动。百名少数民族音乐教师走进清华附小,既是百年清华附小“课程引领“的具体体现,也是清华附小发挥“价值观、公益服务“引领的缩影。

  

  

  

   启动仪式上,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窦桂梅与来自西藏拉萨雪小学代表共同签订了“少数民族乡村教师培训基地共建协议书”。窦桂梅校长还与柏斯音乐集团董事长吴雅玲、总裁吴天延、清华大学百合公益基金发起人徐莉萍、北京大学爱基金发起人谢建华共同宣布启动“长江音乐万名乡村艺术教师培训计划”。在今后的五年中,清华附小将积极通过为提供学习培训,结合短期授课、网上研修与课堂实践,全面提高乡村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

  2015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强调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并明确提出从2015年起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百名少数民族乡村艺术教师走进清华附小”培训项目体现了清华附小将百年公益传统与新时代需求有机融合,也体现了清华附小的新百年的新气象,与时俱进、勇于担当学校社会责任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