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为民:替百姓圆梦

03.02.2015  12:06

      近日,姑苏区葑门街道杏秀社区党建品牌“幸福灯”举行启动仪式,七旬老党员周扣成上台点亮幸福灯。今后,该组织将定期为辖区居民提供爱心志愿者服务。图为杏秀社区“幸福灯”服务队爱心志愿者上门看望慰问居民。2014年已经离我们远去。这一年,全市民政系统围绕服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大局,着力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方法手段、平台载体等方面推进现代民政事业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制约发展的“短板”得到补齐,困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明显化解,现代民政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兜底救急”民生保障网更密实检出不符合救助申请条件4281户

      去年,市民政局在全省创新“一门受理、一表登记、协同办理”基层社会救助新机制,形成“求助有门、门里有人、人人全能、能解急难”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一门式”窗口实现全覆盖。去年7月,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调整至700元/月,低保边缘重病救助范围进一步拓宽,医疗费用自负部分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

      市民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率先在省内建成首批15家商业银行电子比对专线,并向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拓展,市级核对系统实现“大市纵横联网、部门互联共享”。全市通过系统核对19806户、48477人,综合检出不符合救助申请条件4281户,检出率21.6%,确保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准确公正。“我市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慈善组织参与、专业社工介入等方式,放大了社会救助综合效应,还建立了慈善爱心服务卡和微信募集平台,探索慈善社会化运作机制。”该负责人说,全市福利彩票销售再创历史新高,达33.64亿,为全市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政社互动”治理大格局更纵深

      取消合并社区工作90项

      去年,我市实质性推动“政府部分职能向社会转移”“规范村(社区)工作事项名录”等举措落实,民政部门带头梳理向社会转移职能3类24项,丰富了“政社互动”内涵与实效,全市“政社互动”试点实现全覆盖。社区减负增效取得重大突破,取消合并社区工作90项、达标评比表彰28项、盖章事项53个,分别缩减62%、93%和87%,释放基层自治更多活力。

      在连续开展两届公益创投活动后,第三届公益创投活动去年启幕。在积累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市率先开展首届公益采购和公益伙伴日活动,首推企业购买公益项目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50个,培育各类社会组织300多家,调动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作为“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我市还启动实施“苏州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三年培养计划”,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持证社工人数达6206人,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适度普惠”民政服务更到位全市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8.4张

      去年,我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扩大民政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福利保障覆盖面。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发布了《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为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特别是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和社会力量作用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此同时,我市还设立了首期5000万元市级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投资、担保等方式,增强创新型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投融资能力,全市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8.4张,民办和护理型床位占比分别达41%和46%,“虚拟养老院”实现全覆盖,政府“普惠型”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范围扩大至84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各项发展指标领先全省。

      市民政局还联合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军人优抚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意见》,丰富了优抚保障内容,创新完善了退役士兵安置和教育培训机制,全市范围统一退役士兵经济补助计发标准,军休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军供保障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

      我市还拓展深化了绿色惠民公益殡葬政策,提前一年实现全市公益性骨灰堂全覆盖。同时,率先在省内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公墓管理联合督查办法》。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标准地名规范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出台了《苏州市区第一批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据了解,《名录》的编撰出版,有望把苏州一些湮没的老地名“复活”并利用。

      “改进作风”满意度再提升 3000人次获各级各类培训

      全市民政系统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认真整改薄弱环节,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大力推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市民政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即知即改,集中开展7个方面专项治理行动,推进13项制度建设,较好地解决了一批难题顽症。市民政局加大重点工作督查力度,对基层救助窗口、养老实事项目、经营性公墓等进行多轮不定期抽查检查,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实情况实施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并以督查通报形式反馈各地,促进了各项惠民举措的有效落实。市民政局党委自觉强化“主学、主责、主抓、主率”四种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的做法获市纪委好评,并向全市转发。与此同时,市民政局重视和加强民政队伍能力建设,分2批组织机关干部赴浙江大学进行为期3天的能力提升培训,全年组织10类23期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人员近3000人次。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