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春天"毛毛"多苦恼?南京首次引进无人机专治它!

08.03.2016  08:29

  南京的梧桐是城市的绿色标志,然而每年春天飘起的梧桐毛絮总是给市民带来困扰。近年来园林部门尝试了各种物理的、生物的方法试图减少飘絮产生,虽然没法杜绝,但是也摸索出一条多种方法防治结合的举措来。去年扬子晚报曾经报道过南京将尝试用无人机喷洒,记者了解到,一周后这种喷洒“悬铃散”的无人机就将试飞,同时这两天夜间开始,一种巨型喷洒车也首次运用到防治毛絮的工作中来。

  悬铃散减少6成梧桐毛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绿化园林部门尝试了高压水枪喷、嫁接、修剪、喷洒抑制剂等多种方法,虽然都有一定作用,但是每年春天“恼人”的梧桐毛毛还是会卷土重来。玄武区园林登博科技公司丁万文工程师告诉记者,他们近两年在黄埔路,珠江路等路段喷洒的“悬铃散”被证明是减少毛毛最有效果的措施之一。“根据我们的研究,悬铃散可以抑制果球发育,我们对前一年喷洒过的数目进行测算,毛球平均可以减少6成左右。”丁工还告诉记者,现在园林部门也是多种方法一起使用,修剪和喷洒药水同时进行。

  巨型喷洒车首次上阵

  “我们今年首次使用了一台巨型喷洒车,比以往的小型喷洒车喷的都要高,从上周末开始,夜间就已经在喷洒了。”丁工告诉记者,由于夜间影响小,他们一般选择在午夜进行。这种巨型喷洒车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炮筒,向高处喷洒的高度约有20米。“这种喷洒一方面是洒药水,另一方面也通过药水的冲击把梧桐果直接打落,梧桐果只要不在空中爆开飘散,飘散的面积就会减少很多,飞絮也很少。

  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型设备由园林部门和南京林业大学共同研制,一般喷洒效果能达到15米至25米的高度。设备装载有1吨重的“悬铃散”可以持续喷洒1个多小时,不少路段都要喷两遍。

  无人机“治毛毛”下周试飞

  尽管喷洒车看上去非常威武,但是对于35米以上的梧桐枝干却无能为力。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去年扬子晚报报道过的无人机喷洒今年就可以“试飞”了。丁工告诉记者,国内无人机喷洒农业还是有一定运用的,但是和城市里的有很大区别。“城市中到处是树,电线和高楼,对GPS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市面上的无人机都达不到要求,我们近一年来一直在对无人机进行研发,可以控制的精度误差必须控制在二三米以内。同时无人机喷洒的药水也有独特的配比,各项研究协同进行才把效果发挥到最好。”另外他还提到,在载重量上,今年即将“试飞”的无人机几乎提高了一倍,可以载10公斤药水,续航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下周开始,南京首创的无人机就将在中山门外大街等几条高楼相对少、飞行条件好的道路上试喷洒药水。

  

编辑: 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