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没有原罪

08.06.2016  18:49

  毛坦厂中学常常在每年高考前露脸。这几天某报报道《毛坦厂为什么会把高考当成一种“宗教”》广为传播。报道称,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具有“宗教仪式般的送考架势”。

  不同阶层看毛坦厂中学会有不同感受。北京一所著名中学,500名高三学生中,大约150到200人出国读大学。南京某高中,每年参加国内高考的学生只有寥寥几十人,余者或出国或保送。以大城市人的视角来看毛坦厂中学,这些学生家长的虔诚近似迷信。

  当前城乡仍存巨大鸿沟,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隔膜客观存在。对不少根在农村或者直接就是来自农村的白领、大学生来说,大概是不忍心嘲笑毛坦厂模式里头种种折射社会世相的奇观的,因为组成毛坦厂中学全部要素的东西,比如没有尽头的不眠之夜、准军事化的管理和课表、为未来美好生活奋斗的口号、改变命运的家庭期待,都曾是他们的亲身经历。

  “毛坦厂”没有错误,也没有原罪。如果有什么错,错在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缺乏资源又渴望进步的农村青年学子来说,高考拼的是实力、拼的是勇气,强过拼爹一万倍。说高考是我们社会公平的底线之一,可能毫不为过,因为通过高考这扇门,打破社会阶层固化的樊篱还可期待,底层向上的通道还敞开着,生活和梦想仍有期待。周静文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