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李庚:一个北大才女的村官梦

10.06.2015  20:13
  李庚近影。李庚在帮村民解决问题,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中国江苏网6月10日讯(记者 赵苡初)“鸿雁”往往给人们带来“吉祥的书信”,而在扬州,有一位从内蒙古“飞来的鸿雁”,将幸福播撒给了群众,她就是被评为江苏“最美大学毕业生”的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南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庚。5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南苑社区居民幸福感直线上升,居民们都说:“她就是带给我们幸福的鸿雁。”

  李庚,女,1988年6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2011年8月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现任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南苑社区党总支书记、镇团委副书记、区大学生村官团工委书记、市人大代表。

  近5年,李庚先后获得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省优秀站点管理员、市优秀团干部、市优秀志愿者、区十佳青年、区新长征突击手、区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区优秀团干部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李庚,一位毕业名校的北大才女、一位来自草原的内蒙姑娘,她不远千里从华北来到苏中,扎根农村,建设社区,用青春和汗水追寻着自己的村官梦。

  李庚说:毕业到农村,招聘当村官,绝非一时心血来潮。李庚的家乡赤峰,有天下最美的草原——贡戈尔草原,达里湖水滋润着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李庚说,内蒙古歌手乌兰图雅演唱的《套马杆》,唱出草原人的心声,也唱出她的梦想,梦想离开故乡、去那远方。

  李庚的这个梦想,要从北大说起。一直以来,北大号召大学生们到农村去调研、下基层去锻炼。在校期间,她利用暑假分别到贵州正安、江西鄱阳等地进行了“三农调研”,切身感受到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同时,她阅读了大量“三农”书籍,比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并提交了调研报告。由此,她萌生到基层就业的念头。

  一个北大高材生,到农村去当泥腿子,不是“大材小用”。对于李庚的“村官梦”,学友们不理解、不赞成。然而李庚的父母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李庚从小在一个宽松开明、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她自豪地说:如果我是一艘小船的话,父亲是我的舵手。父亲从小教育我,只要自己选择一件事,就必须全力以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北大调研报告写到基层,将人生标尺定位中国大地”。于是,李庚坚定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选择,打起行囊,告别北大,从内蒙出发,向基层而来。

   从草原妹到水乡妹,把自己融入龙川乡村——一首《春江花都》唱出李庚苏中之恋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2011年8月,草原姑娘李庚在北大号召下、父母支持下,只身一人来到素有龙川之称的扬州市江都区,开始了大学生村官之路。

  万事开头难。由于地区差异、文化差别,李庚来到江都后,首先遇到“三难”,一是语言“拦路虎”,二是饮食“难咽下”,三是风俗“拦门坎”,给她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难度。

  面对“三难”,李庚曾有畏难情绪。的确,李庚的家乡内蒙古赤峰人热情好客、豪爽粗犷,与苏中人的精致、细腻大有不同。如何克服到江都后的不适应,李庚想起北大法学院张捷老师写给她的一段话:“得知你当上了村官,从某种意义上为你感到高兴,同时也替你捏一把汗。作为村官就是当地的父母官,最能发挥人的才干,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影响,主要源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是北大人,社会赋予我们的期望值过高。目前状况下对你是一个考验,把握一点尤为重要,那就是用心去做,这样一定会有新的开始。”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庚深深感到,老师的话扎进她的心中,自己作为“北大人”,扎根基层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付出心血、智慧和勇气投入实践。面对语言不通,她请来“小翻译”,通过与群众聊天谈心,倾听他们的呼声,拜身边人为师,既了解了百姓所需所求,又听懂了“江都话”;面对饮食不便,她想办法克服北方人爱吃面食的习惯,努力适应南方人吃大米的习俗,她安慰自己“多吃吃,就好了”;面对风俗不同,她请来“老大姐”从早上见面问声“早”到见人微笑、与人握手等等,一一传授,并入乡随俗,挽起袖子、裤腿走到村组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