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个生态项目宜兴环科园“比美”

18.08.2015  08:47

  第三届江苏科创大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举行

  

  杨淑兵  江苏百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丹  突跃动力团队核心技术成员

  贺文智  南通森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

  

  体会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徜徉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昨日,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在美丽的宜兴拉开帷幕,来自江苏各地的创业团队齐聚宜兴市环保科技工业园。在赛前培训中,组委会办公室邀请了创业导师、创投专家、银行专家为参赛选手做辅导,以期39个参赛项目团队能斩获佳绩。江南时报见习记者臧娜娜

  国际环保展示中心成为赛场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的使命,在一定程度上是使环境更美。今年半决赛首次按行业在江苏省具有行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举行,此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就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举办。

  对于组委会办公室的精心安排,参赛选手感到惊喜。记者了解到,比赛的具体位置在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居于环科园核心区域的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是一个集产业规划、产品技术品牌展示、交易、电子信息一体化的综合展示馆。前来参赛的选手能够看到在此展览的环保成果,亲身体验这个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参加比赛的同时触及环保潮流。

  14位评委选出7个晋级项目

  江苏科创大赛的火把传递到宜兴,再次点燃行业选手们的激情,也让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里开疆辟土,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的各路精英汇集宜兴,在经过昨天的赛前培训后,39个晋级半决赛的项目将在今天开始比拼,争夺7个晋级名额。

  据悉,晋级此场行业半决赛的项目中,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为39岁,最小年龄为21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

  本次比赛,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共邀请了14名省内外知名的创投专家、金融专家和技术专家担任评委,每个组别7人,专家围绕项目技术、商业模式、市场发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核,遴选出7个项目晋级总决赛。

  择优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记者了解到,通过江苏科技创业大赛7场行业半决赛,将遴选出28家企业和14个团队,与海外赛遴选出的5个团队,一同晋级江苏大赛总决赛,角逐总决赛团队组、企业组的一、二、三等奖。

  江苏大赛结束后,将按照国家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分配的名额,择优推荐江苏省参赛项目参加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创业创新的要素以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为载体,融入到江苏各地的企业和团队中,最终在国家大赛中开出绚烂的花。

  赛事预告

  新材料、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含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行业半决赛将于8月25日至26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

  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总决赛及颁奖仪式将于8月27日至28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

  与前两场半决赛一样,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中,也是以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和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唱主角。昨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三个团队企业及项目。江南时报见习记者臧娜娜

  90后学生改造发动机

  汽车轻松用上天然气

  在本场比赛诸多的参赛选手里面,来自江苏大学的韩丹非常引人注目。

  1992年出生的韩丹是江苏大学的研究生,目前研二在读,学的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韩丹告诉记者,他们的创业团队名为“突跃动力”,由7人组成,其中有6人都是江苏大学的在校研究生,平均年龄仅24岁。

  韩丹所属的突跃动力团队带来的项目是天然气发动机缸内高压止喷喷射器,简单地说,在汽车能源由天然气代替柴油的过程中,原有的机械结构需要改变,而这种喷射器就是实现天然气在汽车中使用的载体。“天然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不会含有氮、硫等污染杂质,对环境大有益处。”韩丹向记者说道。

  当他们团队听说第三届江苏科创大赛举办的消息,便立刻报名参加比赛,希望能够通过比赛获得专家的指点以及创投方的青睐。

  教授进企业变废为宝

  旧电池中提炼铜和钴

  50岁的贺文智是同济大学研究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教授,同时还负责南通森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工作。贺文智教授告诉记者,南通森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环保行业的公司,而自己在高校研究的课题与企业主营业务十分吻合。且当下大环境提倡利用高校的技术来支撑企业的发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以企业为龙头、以高校为支撑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双方的意愿让高校的技术得以在企业落地,贺文智带来的项目是废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旧手机中的锂电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贺文智教授说,“可充电的废锂电池浑身都是宝,对它进行处理后,可以把电池中的钴、铜等金属分离回收。

  贺文智教授介绍道,废旧的电子产品如果粗放处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严重污染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并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如果科学处理,许多材料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回收再利用空间无限。

  设计师钻研污水六年

  脱水技术让污泥变轻

  江苏百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泰州的企业,企业总经理杨淑兵告诉记者,此次参赛的项目是“污泥源头减量化电渗透脱水技术装备”,可广泛应用到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相关企业中。利用该项技术,可使1吨污泥减量一半以上,由此也降低了运输、处理的成本。

  然而,在前沿技术的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2003年,杨淑兵在核工业部第四设计院从事设计工作,直到2007年才进入环保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现任百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宪如先生,那时的张宪如就已发现未来环保行业会是各行业中的重点。此时的杨淑兵也意识到电渗透是好产品,但是技术研发难度大。困难面前,两人一拍即合,杨淑兵被张宪如这位“伯乐”相中了。

  在长达6年的产品研发过程中,张宪如共投入了2000多万元的研发经费,而来自亲友的质疑让杨淑兵倍感压力。面对压力,对市场的坚定信心让杨淑兵选择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终于在今年年初完成了产品的研发。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