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失明公公尿毒症老公外地打工 女子病瘫住娘家15年

26.03.2015  16:32

  张兰苏父亲给女儿擦去泪水

   中国江苏网3月26日讯 (记者 徐其崇)原本住在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袁甸村五组的张兰苏,15年前因患类风湿导致四肢萎缩瘫痪后,因为婆婆双目失明、公公患有尿毒症,张兰苏在家无人照顾,丈夫为了撑起这个家到外地打工挣钱,只好将其送到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浦棠乡陆圩村的娘家。15年过去了,张兰苏始终躺在娘家的病床上,却一直没能踏上回家的路。尽管每天饱受浑身疼痛的折磨,张兰苏总是想念丈夫、家中的3间瓦房和自己曾经栽下的树木。每每看到女儿伤心地哭泣,头发、胡子和眉毛全部变白的老父亲陪她一起掉眼泪。

   A 媒人牵线有情人成眷属 

  昨天上午,居住在市区的张女士反映,她的姐姐张兰苏今年已经47岁,自从15年前患有类风湿疾病之后,因身体瘫痪无人照顾,就离开了皂河镇袁甸村自己的家中,长期居住在睢宁县魏集镇的娘家,一次也没能回来过,这令乡亲们很是同情。接到报料后,记者首先来到市湖滨新区皂河镇袁甸村张兰苏的家中一看究竟。

  这是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3间普通陈旧的瓦房,居住着一家祖孙3人。在家看门的八旬老太太是张兰苏的婆婆,双目失明,自己呆在家里不能随便走动。据邻居们介绍,张兰苏的丈夫在上海当保安已经多年,张兰苏被送回娘家后,她的公公因患尿毒症,每个星期都要到医院透析两次,陪伴老人去透析,全靠张兰苏的儿子。“他儿子今年20岁了,他一个人既要照顾爷爷奶奶,还要抽空到外婆家看望妈妈,老大不小的也不能出去找工作,这一家真是不容易。”一位邻居说。

  皂河镇袁甸村与睢宁县魏集镇相毗邻,从袁甸村到张兰苏的娘家只有8公里路程。记者随后赶到张兰苏的娘家,见到了骨瘦如柴的张兰苏。她强忍着浑身刺骨的疼痛对记者说,1992年,她经媒人介绍,结识了袁甸村的同龄男子李公建,因为双方产生好感,次年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B 膝下添子夫妻俩更恩爱 

  “李公建家不富裕,上有父母,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我们结婚时他家只有3间老瓦房。我当时并不嫌他家穷,就是看好李公建这个人,我相信我们两口子会把家庭建设好。”张兰苏说,他们结婚后,夫妻俩商量,为了多挣钱改善家庭生活,前几年不要孩子,两个人都到外地去打工,也好积攒钱把家中的老瓦房翻建。就这样,夫妻俩挽手去了外地打工。

  在外拼搏两年,他们想回到宿迁发展,尽管手里没有什么积蓄,他们还是在市区租房子住,各自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在他们认为生活基本稳定时,于1995年生下一个儿子。在别人看来,张兰苏夫妻俩总算干出点名堂,又喜得贵子,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张兰苏的婆婆眼看年事已高,从一开始的视力模糊到双目失明,时间很短暂。为了给婆婆治病,张兰苏夫妻俩花光了为数不多的积蓄,但是最终也没能让婆婆重见光明。接着,她公公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这给张兰苏夫妇增加了更重的包袱。尽管如此,夫妻俩依然相敬相爱,为一个家庭打拼。“我丈夫生活很节俭,结婚后没添一件新衣裳,他为人很好,我们感情很深。”张兰苏说,尽管他们夫妻分开长达15年,她对丈夫那片情永远都不会泯灭。

   C 无情疾病撂倒家庭主妇 

  常言说,祸不单行。就在张兰苏的儿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张兰苏总是觉得身体不适,四肢经常出现莫名的疼痛。渐渐地,她的手脚开始萎缩变形,身体也出现明显的消瘦。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起初我还能走路,后来连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公公婆婆都是病人,我又不能做事,当时我丈夫就把我和孩子送到娘家,他决定自己到上海去打工,也好挣钱给公婆和我治病。”张兰苏哭着说,15年前的一天,她被送回娘家后,仅仅8公里的路程,她至今没能迈出半步。自己的家近在咫尺,却因为自己的疾病只能在梦中遥望。

  “我现在除了脑子清醒,四肢不能动,脚和手萎缩弯曲都已经不能伸直了,整天全身疼痛难忍。”张兰苏哭着说,如果自己不患有这种很难治愈的疾病,也许这些年能挣很多钱,也不至于有家难回。

  据张兰苏介绍,她和丈夫李公建感情没的说,结婚后从没发生过矛盾。“他在上海当保安,收入不高,除去自己开支,每个月都会给我500元钱,每一次回来短暂的几天,都会来陪伴我,也只是从今年春节以后没给我钱,他也没有回来过。”张兰苏说,曾有人奉劝她的丈夫,说她的病很难治愈,迟早都是个负担,建议他们离婚。但是在她丈夫的嘴里,始终没说过“离婚”这两个字。

   D 父爱如山安抚伤痛的心  

  记者了解到,张兰苏在家排行老大,妹妹出嫁了,弟弟成家后夫妻感情不和已离异多年,家中只有75岁父亲和74岁母亲。“我的眼睛已经三四年看不清东西了,患有慢性病,女儿长期在我家里,我们老两口也快没有办法照顾了。”张兰苏母亲赵德兰说,大女儿不能回到自己家生活,是因为她家实在没有人照顾。丈夫在外打工,儿子既要照顾爷爷奶奶,还要隔三差五来看看妈妈。平时照顾张兰苏,全指望她的老父亲。

  张兰苏父亲名叫张明义,是一位老木匠。采访中,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张兰苏哭的时候,拿着纸给女儿擦眼泪,自己的眼泪也扑簌簌地往下掉。“我女婿是个好人,为了这个家到外地当保安,自己挣不到不少钱。他母亲失明,父亲又有病,挣点钱不够给他父亲透析的,女儿如果不留在我这里,那只能等死了。”张明义说,因为他家也不富裕,干了一辈子木匠,现在也派不上用场。自从女儿回到娘家后,他就做起戗刀磨剪子的生意,整天走村串户吆喝,一天下来只能挣二三十元钱。“几年前我扛着板凳出去磨刀,一不小心摔倒导致股骨头坏死,我现在行走很不方便,出去磨刀也走不了多远。”张明义说,他这把年纪挣点钱,全部给女儿买药吃了。

   E 不求病愈只盼能够回家  

  “老父亲几天前又想把我送到医院住院,说手里攒了500元钱。我说这点钱到医院就像打水漂,钱花了也治不好我的病,后来就没去。”张兰苏说,15年来,老父亲为了她吃尽了苦头,她实在也无法报答他的恩情。

  记者了解到,张兰苏虽然没有生活在自己的家,当地政府几年前也给她争取到了低保待遇,娘家的父母也属于老弱病残,睢宁县也将其列为低保对象。

  “医生说了,我这种病如果早治疗效果好,这么多年下来,我瘦成这个样子,想治愈希望也是很渺茫的。现在我没有别的祈求,只要身上减少疼痛也就知足了。”张兰苏说,她全身全天24小时疼痛不止,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平时只能服用一点便宜的止疼药,也买不起能治疗类风湿有效的药物。平时,她只能躺在床上,没有别人帮助,坐起来都十分困难。“别人碰到我就更疼,连拿勺子吃饭都不行,我的生命是父母亲留下的。”张兰苏伤心地说。

  记者看到,张兰苏的病床头有一部旧手机。她说,唯一能安慰她的就是这部手机,每当电话铃声响起,她也许就能听到朝思暮想的丈夫的声音。“为了节省花费,我不主动打电话,我的手指也很难拨打电话。”张兰苏说,离开自己的家整整15年了,当初是自己的父母亲把她的儿子带大。如今,自己瘫痪在床,全靠父母亲来照顾。她多么希望自己的病情能够减轻,哪怕是一天有两三个小时不疼痛,就是最大的奢望。“我想念自己的家,我想回到自己的家,可是我怎么回去呢?”张兰苏含泪说道。

   相关链接 类风湿疾病是咋回事 

  据相关资料显示,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的资料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风湿是指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类疾病。主要影响身体的结缔组织,可能是免疫系统损伤造成的。现代医学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滑囊炎、强直性脊柱炎、粘附性肩囊炎、骨性关节炎、银屑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性风湿病、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动脉炎、多发性肌炎、腱鞘炎、纤维肌痛、炎性肠病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有许多种草药用于治疗风湿病,现代医学对上述各种疾病分别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