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5口人一老一小2个脑瘫患者 每天上顿不接下顿

25.09.2015  14:34

  一家5口人,一老一小都患病,每天过着上顿不接下顿的生活。4岁的小宇轩坚持康复训练——

  他有自己执着的念想:走路,上学

  急难救助档案

  编号:136

  姓名:宇轩

  年龄:4岁

  住址:新民路5幢甲单元302室

  原因描述:脑瘫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奶奶农村人无经济来源,爷爷红斑狼疮又中风瘫痪,妈妈要照顾孩子定期康复训练不能上班,爸爸打零工收入不稳定。

  中国江苏网9月25日讯 一个家庭,5口人,一老一小,2个脑瘫患者,挤在一个60多个平方的老新村小区里。全家仅依靠爷爷的退休工资还有父亲在电子厂打零工的钱维持生活。

   一老,高位截瘫,常年卧床需要照顾

  “这个家,每天过的都是上顿不接下顿的日子。”宇轩的奶奶杜成芳说,她与丈夫鸿根相差15岁,他们结婚时,鸿根已经因为脑瘤做过手术,嘴里没有一颗牙,在工厂做门卫,生活还是主要靠公公婆婆接济。

  2006年7月,鸿根在工厂工作时突然不能站了,腰部以下都失去了知觉,送去医院被诊断为中风脑瘫,只能常年卧床。后来老人去世,儿子上学,丈夫看病,这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杜成芳一个人身上。

  从那一年开始,为了生活,杜成芳在火车站附近摆摊卖茶叶蛋。洗衣服、洗鸡蛋、生炉子……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晚上12点睡,“丈夫白天要人护理,脱不开身。”杜成芳说,她只能趁丈夫睡着了才出门。后来城市长效管理,不允许流动摆摊,她只好作罢。好在,那时儿子已经毕业,可以替她分担点了。

   一小,早产脑瘫,每天需要康复训练

  好景不长,2011年,小宇轩在7个多月大的时候提前来到这个世上。“孩子出生4斤2两,一出世就手脚抽筋,在保温箱待了半个月。”杜成芳说,因为是早产儿,孩子从小体质就不好,动辄就感冒发烧。一周岁,当其他孩子都开始学说话,迈步走路的时候,小宇轩还不会坐,去哪里都要妈妈抱着,跟他说话,也只会两只眼睛巴巴看着。

  辗转了全国各大医院,宇轩被诊断为患有脑瘫。手指拿捏、端坐、说话,都需要依靠定期做康复训练,才有可能像正常人一样。

  “一老一小的生活,都要人照顾。”杜成芳说,她照顾卧床的丈夫,儿媳也辞了工作,专门陪着孩子做康复训练,全家只剩儿子在外工作了。2000多元的工资,总在一个月刚过一半,就花得差不多了。

   他才4岁,他想走路,想上学

  运动训练、生物反馈、水疗……现在,每天下午2点,宇轩都会准时去儿童医院做康复训练,一共8个项目,全部做完要花2.5个小时。

  常州晚报记者见到小宇轩时,他正在电子秤上称体重。“26.1!”他可以清楚地说出电子秤上的数字。宇轩妈妈说,经过2年的康复训练,孩子的病情已经好转了许多,现在已经会说话了,也可以坐着了,只是两只脚没有力气,还站不起来。医生说,孩子哪一天会走路,全靠他的毅力了。

  小宇轩才4岁,在陌生人面前不太爱说话。“以前我们带他去邻居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会说话,他回来就哭。”杜成芳说,孩子已经开始懂事了,他知道大人在嘲笑他,回来一边哭一边说他想走路,他想上学。

  俞仲华万小珍文摄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