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死不起”缘何如此“标题党”

07.04.2016  00:19

  文/方外人

  一篇微信帖《苏州墓价超房价,最高近12万元一平》引来每年一议的“死不起”唏嘘。在一片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下,现在连死亡都要逃离“北上广”。究竟是缘何墓价持续上涨,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纪念方式?

  高墓价不能片面理解

  我国的文化,殡、葬、礼、祭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安葬逝者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安葬活动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因而产生高墓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殡葬业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殡葬业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殡葬行业与殡葬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因为不能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因此特定层面内少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墓穴产品和服务必然会形成一个很高的价格。在部分准确定位市场、提供准确产品与服务的企业,这部分的需求必然供不应求。

  而高成本是另一个原因。上市公司、在国内多地拥有墓园的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伊华,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了其服务高成本的原因:“公墓需要支付大量的服务成本,比如售后管理和维护等后期费用,每年约占43.9%,其中人力资源成本近半,占全部销售的23%,还要用于持续的擦拭墓碑、清扫、环境绿化、安保等后续人力服务和停车场等设施维护。” 民政部门规定经营性公墓,都必须有一定的硬件要求。例如公墓必须要配套有相应规模的绿化面积、停车场、休息区域、公共厕所等。墓区有别于其他公共设施,参观光顾较少,只有清明或冬至前后才会人满为患,闲暇时空置的面积也需要较高成本维护。在有限的殡葬用地内,做墓地的土地空间利用率低,墓地不能像住房利用立体空间,墓碑之间都有间隔,绿化的面积也比较高,加之墓穴制作成本节节攀升,墓穴价钱水涨船高。

  在价钱提升的阶段,势必产生更多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殡葬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获得市场良好的接受反应,就必定存在合理性。其价格水平从侧面体现出市场正常的需求水平。

  解决攀比的唯一办法

  毋庸置疑的是,公墓是一个长期的服务周期。在墓价的后面,是必须与管理水平、环境、服务水平、产品相称的。

  当墓价持续走高,部分公墓产品还成了丧葬中的“奢侈品”,虽然公墓服务单位开发出了价格较低的“花坛葬”、“草坪葬”、“植树葬”、“壁葬”和“生态葬”。以求平息对公墓高墓价的指责,但是这些低价葬式产品尚未被顾客接受,根本起不到平息高墓价的作用,社会对高墓价的指责不绝于耳。如果将 “高墓价”现象全部归结于公墓行业,从而一味地指责公墓业暴利,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在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宏阶看来,“现在不是葬不起,是比不起,人们的从众攀比心理很强,而且中国传统方式是厚葬,因此我们在宣传厚养薄葬的同时,还应倡导厚养重葬。‘薄葬’是指在葬的形式追求上和物质消耗上要‘薄’;‘重葬’是指要注重内心的情感释放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为了防止这样的攀比,导致市场不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需要在供给侧深度持续的改革。

  殡葬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目标是使国民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拟就的十三五规划,特别提出基本殡葬服务的保障。提出这样一个明确的正面清单,体现了中央非常坚定而明确的想法,就是政府层面应该做到做好保证基本殡葬服务的提供,市场所需求的在基本殡葬服务以外的产品与服务应当充分放开市场供应。

  中国殡葬协会常务理事段律文先生,是太湖旅游度假区金庭镇苏州名流陵园的经营者。他觉得:”考虑到非公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无论在产值、产能或者劳动力雇佣方面均达到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在这样一个非计划经济环境之下要完成供给侧改革,完成殡葬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求政府管理部门进行正面引导,使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能够提供先进文明的产品与服务选择,引导消费。因此,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是一个引导性文件,而不是一个约束性政策,是殡葬管理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在殡葬改革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的有益探索。”

  段律文说:“殡葬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其非常浓重的非经济性一面。千百年来,在葬与不葬的问题上人类文明主流选择了葬,殡的形式的多样性发展也始终围绕着对逝者生命表达尊敬的主题。殡葬是伴随生命而存在的,因此殡葬改革不应当单一地从经济角度去分析调整。

  对于购买者来说,其实需要理智对待需求。为了解决骨灰最终安葬问题,政府和许多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墓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政府以经济补贴的方式,鼓励市民以海葬方式安葬逝者骨灰,公墓单位推出的节地、省费用骨灰安葬方法(如生态葬、壁葬、花坛葬、墓坪葬等),但是,在“碍面子”思想影响下,市民选择安葬逝者骨灰方式时,还不能完全做到从实际出发进行理智选择,客观上助长墓价走高现象的产生。

  现在殡葬行业消费属于自主选择性消费,消费形式价格差异较大,多种形式的生态节地葬或标准配置殡仪告别费用都不是很高,且都可以让死者得到生命尊严,家属可以自主选择适合家庭情况的葬式。

  纪念生命的不同途径

  对于生命的纪念方式除了落葬外还需要有新的形式。

  苏州名流陵园作为业内先锋早在2011年就开始提供骨灰晶石服务。骨灰晶石技术就是骨灰先细化至粉末状,再用超高温让骨灰凝结成晶石,受到骨灰总量与往生者体质不同等情况,制作出来的晶石数量与质量也不同。之后还提供晶石二次提纯宝石化处理,抛光切割可以制成珠宝首饰以资纪念。提供给群众落葬以外的纪念方式。

  而另一方面,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正和相关企业计划推出生命信息卡,包括生命信息和人生信息两部分,逝者可在生前留下头发、指甲等细胞组织和DNA,人生信息则是逝者生前的声音图像、视频等。“生命信息卡第一个价值是逐步可以走到今后不保留骨灰而保留组织的地步,将更节地;第二是从纪念价值而言,跟百人无差别的无机物骨灰相比,生命信息卡存有逝者唯一性的生命信息和生平信息;第三是有助于形成家族基因库,将有助于后代优生。

  虽然这类产品初期推出可能群众接受程度不高,但作为小众化产品推出也是一个不错的补充,随着慢慢推广,人们对身后事的安排有了更多的选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