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捐肝救9岁女儿 伦理审查“加急”10天走完流程

17.12.2019  11:41

        “亲爱的妈妈,我要谢谢你,梦里陪伴我找寻,甜美的香气。亲爱的爸爸,我要谢谢你,灌溉我每一天,满满的勇气。亲爱的白衣叔叔阿姨,我要谢谢你,你们细致的关怀,热忱的心灵,使我重拾新生的勇气……”昨天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会议室里暖意融融。来自泗阳的肝移植小患者、年仅9岁的小雨(化名),以一首小诗,向为自己捐肝的妈妈、照顾自己的爸爸和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深深的感谢。

        9岁的小雨看起来比同龄孩子瘦弱些。小雨的妈妈刘女士介绍,小雨近两年偶有腹痛,但大家并没有重视。今年10月初,小雨反复腹痛、呕吐并且皮肤逐渐变黄,在当地医院接受了一次微创手术,但黄疸值依然居高不下。经南京市儿童医院检查发现,小雨铜蓝蛋白偏低,铜偏高。医生考虑小雨所患的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急性肝功能衰竭,唯一救命的办法就是马上进行肝移植。

        11月1日,小雨住进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ICU等待肝移植。可是供体肝源紧张,“”对她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关键时刻,小雨46岁的母亲刘女士提出为女儿捐肝救命。医院为这对母女启动了紧急绿色通道,刘女士立刻住院接受术前评估准备。同时,医院医务处、器官获取组织(OPO)组织专家紧急协调伦理讨论,经过省卫健委批准同意施行活体肝移植术。在司法鉴定所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一般需耗时1—2月的亲体肝移植伦理审查,仅花费10天时间就走完了全部流程。

        11月11日上午9点,小雨和母亲刘女士被推进手术室。在王学浩院士的指导下,由李相成教授、吴晓峰副主任医师、武正山副主任医师、李长贤主治医师、麻醉科主任刘存明主任医师组成的团队为这对母女实施了活体供肝的肝移植手术。

        李相成教授告诉记者,小雨和母亲的两台手术大约共耗时15个小时。术中,手术团队切除小雨的病肝,为其植入了母亲提供的左半肝供肝。

        手术后大约两周,刘女士康复出院。11月26日小雨也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在此期间,小雨也曾出现术后肺部感染、腹水较多等紧急情况,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渐渐康复。

        不仅如此,得知小雨家庭经济困难,科室又帮助其向 “江苏仁医基金会”进行了救助申请。基金会经过了解与核实后,决定赠予小雨5万元医疗救助金,帮助他们解决手术费用的燃眉之急。(顾小萍 胡唯一 吴倪娜)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