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突出宣传导向 倡导文明祭扫

08.04.2016  10:24

      今年清明期间,南京市以“怀恩思远 生态惠民”为主题,大力倡导绿色殡葬、文明祭扫,主动宣传殡葬改革、殡葬惠民政策措施,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一是超前谋划,媒体联动。2月底起,全面启动清明祭扫宣传活动,联合江苏城市频道精心策划《遇见20年后的你》、《零距离心语亭——与天堂的对话》主题宣传片,以“真人秀”方式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珍爱家人。联合《南京日报》推出我市殡葬改革工作回顾与展望,组织南京绿色殡葬发展全景调查专题报道。以生态节地葬、殡葬惠民政策为选题,提前梳理新闻素材,聚焦“3D生态云葬”、“创新家族合葬”、“首单生命契约”等新闻热点,引导社会舆论。积极配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江苏卫视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开展专题调查,推出深度报道。

      二是紧扣主题,活动牵引。以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为契机,及时组织免费江祭、生态葬奖励、守灵补贴等系列惠民政策宣传报道,并大力开展探访人生最后驿站、长江公祭、生态葬公祭、参观守灵设施等活动。围绕老一辈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纪念,举行汉服公祭大典和集体签名仪式,真实还原周代祭礼的核心场景。同时在主城区组织了200余场社区公祭活动,为驻宁官兵、外地务工人员、身体不便市民搭建追思平台,活动现场穿插殡葬知识有奖问答和“文明追思,我关注我支持”扫微信送礼品活动,加深广大市民对我市殡葬政策和服务的了解。

      三是搭建平台,多维渗透。借助龙虎网专题平台,策划清明专版,与《扬子晚报》联合推出惠民整版。建立清明祭扫人流报送群,实时向媒体、交管部门通报祭扫讯息。走进南京新闻广播《对话》节目,详细介绍清明活动及惠民政策。通过市电台,以每天6次的播报频率推出温馨感人的公益广告。每周在《零距离天气》、《老吴韶韶》、《公益南京》等节目以口播、游走字幕等形式,实时提醒广大市民安全、文明、错峰祭扫。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