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绿色殡葬渐成风气 锡城生态节地墓比例逐年上升

03.04.2015  12:38

      “我们之所以选择绿色殡葬方式,就是想为子孙后代多留一份土地资源。”昨天上午,分别为去世的父母选择了江葬和海葬的市民李女士来到青城公墓,参加无锡市节地生态葬清明共祭仪式,与120多位人士一起,用简朴而隆重的方式,缅怀追思先人。

      市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已有773位逝者采用海葬、可降解骨灰盒葬方式回归了大自然怀抱。参与海葬和可降解骨灰盒葬等不保留骨灰葬法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参与群体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以及高校老师参与其中。目前,全市立体式骨灰安放近12万例,花坛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45万余例。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殡、葬、祭、宣”等方面对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初步形成党员干部示范带头、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响应的殡葬改革局面。据介绍,目前惠山区已全面完成乡镇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实现区级层面全覆盖;其他相关区积极推进,启动的5个达标建设项目已完成3个,实现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规划格位4万个。全市14家经营性公墓建成生态墓穴4.2万穴,占总墓穴数量的10.46%;近年来,我市公益性公墓生态节地墓穴逐年增多,去年占到总墓穴数的53.44%,比例超过传统石材墓。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