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为残疾人走出家门送福音 5万家庭可获补贴

09.09.2016  22:12

  借助辅具代替补偿失去的功能,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第一步。记者8日从江苏省首届残疾人辅具服务专业技能大赛上获悉,今年全省将向5万户残疾人家庭提供助残辅具补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精准化扶贫助残项目同步推进。

  江苏省残联康复处处长王必亮介绍,全省共有110多万残疾人有适配辅具的需求。未来5年内,贫困残疾人的辅具需求将得到逐步解决,江苏省还将推进县级以上辅具中心的建立,方便贫困残疾人在“家门口”获得辅具适配服务。为此,江苏省将实施5万户助残辅具补贴计划。目前,共有轮椅、盲杖、助听器、助浴器等200多种助残器具纳入省级目录,低保、无固定收入、14岁以下残疾儿童等困难残疾人享有补贴。残疾人选择辅具低于补贴标准的,享受全额补贴;高于标准的,个人自付。

  江苏省残疾人辅具器具中心副主任王兴岭介绍,辅具器具补贴有一个周期,比如轮椅是4年;4年后,轮椅报废或损坏,符合条件的还可继续享受补贴。省及各市残疾人辅具器具中心将根据目录需要,在全国优质厂家中公开招标采购。我省还在全国率先将假肢、矫形器、助听器、助视器等辅助器具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部分地区已实现联网报销。

  据悉,全国8500万残疾人中,有2550万残疾人有辅助器具的配置需求。长期以来,我国辅具器具适配人才极端短缺,在江苏省,专业辅具适配人才不足1000人。我国残疾人辅具、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助行器具类。中残联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教授戴东表示,近几年,包括苏南等地的辅具器具研发和制造业逐步发展起来,电子盲杖、“电子导盲犬”、坐姿保持器、适合农村道路的轮椅等新型智能辅具逐步国产化,成本也在大幅降低,为残疾人走出家门、生活自理带来“福音”。

  今年江苏省残联确定家庭无障碍改造采取按实补贴制度,每户平均3500元。各级财政将为辅具补贴和无障碍改造工程列支4000万-5000万元资金。 (唐悦)

编辑:盛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