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连续拉响警报

08.12.2015  03:3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相比美国,近来警报不断的欧洲反恐形势可能更严峻。7日,伦敦一家法庭开始审理5日伦敦地铁持刀伤人事件嫌疑人迈尔,检方称在嫌疑人的手机中发现与IS相关的图片和旗帜。英国《金融时报》称,英国议会日前表决通过对在叙利亚的IS目标发动空袭,地铁持刀袭击案件引发英国将面临更多“独狼”袭击的恐惧。“我们把这个案件当做恐怖事件来对待”,反恐指挥官沃尔顿说,“我敦促公众保持镇定,但要保持警惕,恐怖威胁依然严峻,这意味着恐怖袭击有高度可能性”。

  7日,一架由德国柏林飞往埃及赫尔格达的客机受到炸弹威胁,降落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警方随后展开调查。此前,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由法兰克福飞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客机也发生“险情”,一名美籍约旦裔男子企图打开驾驶舱门,被机组人员及其他乘客合力制服。德国新闻电视台称,恐怖分子像我们一样穿牛仔裤,喝啤酒。他们可以一个人发动一起恐怖事件,但他们都有一个目标,打击人类文明。

  而在此前发生重大恐怖袭击的法国,6日举行首轮地方选举,结果反移民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大胜。“这只是一个开始”,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7日称,法国的转向说明,欧美国家政府的反恐措施并不让民众满意。不仅法国,之前波兰等国选举,也出现这一趋势。而美国大选,以及德国等国家选举,未来也会出现“向右转”的情况。

  “从巴黎、圣贝纳迪诺到伦敦,恐怖袭击已经在西方社会造成深深的创伤。”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者梅斯奈尔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西方国家现在对于恐怖袭击人心惶惶,恐怖袭击正深深地改变着社会生态。西方人为之骄傲的自由、民主的基础正受到恐怖分子的威胁。反恐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长期持续,其危害影响会更大。国际社会必须团结一致,制定长远的反恐战略,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李勇青木陶短房环球时报记者王跃西魏辉柳玉鹏】

   阅读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

  原标题:欧洲连续拉响警报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