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次是国家公祭》连载第五章:佛式祭

25.11.2014  12:31

  【链接】 第一章 创先祭

  【链接】 第二章 年年祭

  【链接】 第三章 烛光祭

  【链接】 第四章 清明祭

  第五章 佛式祭

  佛教是中日两国国民共同信仰的主要宗教。佛教反对杀生,更反对战争与屠杀,主张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一些教义具备积极意义,其仪式已经被转变成民间习俗。在祭奠大屠杀遇难者亡灵时,民间人士也采用了佛教方式。

  一、台湾商人的南京祭

  1995年8月,我听说有位台湾商人要在栖霞寺为大屠杀遇难同胞做个水陆大道场。在馆史中,从未过有过台湾人为遇难同胞做祈祷的记录。我决心亲眼去看一看。

  我与栖霞寺隆相法师是朋友,曾多次到访过这座中外闻名的古寺。这座古刹与台湾僧人和南京大屠杀均有缘,星云大师在大屠杀期间,曾随母亲从江都到南京寻找遇难父亲的尸体,回江都路经栖霞寺,被住持看中收留出家。

  与往常不一样,庙内外作了特别布置。庙门广场布置了一批纸人纸马,两条长长的黄色布幔从大殿房顶一直拖到院内,佛祖供台之前立有牌位,写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灵位”。

  我只知道,寺庙里做水陆大道场是规格最高、最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隆相法师说,水陆道场又叫水陆法会,是为了超度水陆空三界亡灵二举行的法会,历时七个昼夜,水陆法师及众僧参与,每天诵经超度,展开系列佛教仪式。

  台湾商人王水忠,大约40多岁,慈眉善目倒像是位文化人,当时全家人一袭黑衣,跪成一排祷告,态度好像是在祭奠故去亲人。原来王水忠生长在台湾,从未到过大陆,也没有听说过南京大屠杀。一天梦中,一个白发老者告诉他,南京城很多年前惨死许多人,魂灵至今得不到安息,要他一定去超度这些亡灵。梦醒之后,王水忠大为震惊,一了解,得知了南京大屠杀。于是,王水忠带领全家人来到南京,以“捐米”的形式做了水陆大道场。

  等到他们将仪式做完,我告诉身份,感谢他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所做的一切,并且提出想采访他。他一口拒绝了我,说这是他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不希望作任何的宣传。我邀请他们去纪念馆参观,水忠先生说一定会去,不需要馆方的任何接待与安排。我碰了一鼻子灰。隆相对我说,这与台商个人信仰有关,怕减弱了做佛事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