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黄桥镇创新绿化模式,积极推进小农场农田林网建设

07.05.2015  09:44

  面对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泰兴市黄桥镇将农田林网示范区的创建与家庭农场建设有机结合,将农田林网建设工作纳入家庭农场承包建设内容,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农场主将农场内所有的路、沟、渠的绿化按照市农田林网示范区建设要求一并栽植管护到位,并探索发展了“刘陈片”和“南沙片”两种小农场建设农田林网新模式,既有效解决了农田林网建设的资金投入、管护机制等问题,也解决了农田林网建设与农场的矛盾。由于责、权、利明确、管护到位,建成的农田林网示范区树木成活率高、保存完好、成效明显。
  “刘陈片”模式。兴禾农场位于黄桥镇刘陈片区,是2013年引进的粮食规模经营大户,承包面积8100亩。2014年,该农场按照农田林网示范区的创建要求,利用路、沟、渠两侧栽植水杉、榉树等苗木,株距为2米,镇政府按照4米/株的标准对成活株数进行补助,每株补助4元,农场和村共同管护,镇政府补助的林木在土地流转时间到期后产权归村,未补助林木的产权和效益归农场。当年8100亩农田一次性林网到位,共栽植水杉、榉树等树木近10万株。
  “南沙片”模式。本地能人孙晓军在南沙片区租地2500亩从事粮食规模经营,为完成农田林网建设任务,孙晓军与村签订协议,所有林网树苗由孙晓军出资统一采购,村负责栽植和管护,租期到期后,效益对半分成,2500亩高标准农田林网一次性建成,共栽植水杉20000株,垂柳5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