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镇江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 75%拆迁户选货币补偿

25.12.2014  10:51
 

 

官塘绿苑”棚户区安置小区总共四期,共70多万平米。其中,11月份刚刚封顶的一期可安置1680户居民。

新华网南京12月24日电( 刘国超 摄影/ 赵怀民 )“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是所有蜗居在棚户区普通群众的真实梦想。2013年以来,镇江市为解决棚户区群众居住难题,将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改造步伐全面加快。仅去年,该市就完成129万平方米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使12600户群众受益。

据悉,为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2013年镇江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制定了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启动实施了“7+1”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等项目。依据《镇江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被征收房屋的市民可自主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安置。其中,选择货币补偿的,按评估价格支付补偿款,并给予房屋补偿价值10%的补助。

 

曾经的棚户区,如今变成名为“如意江南”风景优美的宜居地。

镇江市房屋征收办副主任蒋勇说,2009年以来,镇江市区共完成房屋征收拆迁1843.4万㎡,其中国有土地房屋509.3万㎡,集体土地房屋1334.1万㎡。开工建设安置房1132万㎡,已竣工交付706万㎡。2012年,为解决逾期安置矛盾,满足群众多元化选择住房需求,镇江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将货币补偿的补助标准从10%提高至15%,并将此纳入房屋补偿款,给予减免契税优惠。结果显示,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群众户数比例已经从2012年之前的40%上升为目前的75%。这意味着,拆迁户不但可以用相当于商品房均价的补偿款自由购房,还免去了交付时间没有保证的烦恼。

2014年12月24日《新华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