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棉农种棉意向下降 期盼补贴尽早落实

13.02.2015  11:13

  2014年,内地九省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实施细则仍未出台,虽然2000元/吨的标准早已确定,但由于涉及环节复杂,考量因素太多,细则出台陷入了僵局,至今未有消息,棉花备耕工作则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调研显示,2015年度全国植棉意向面积5408.9万亩,同比减少915.1万亩,降幅14.5%,其中江苏省下降6.0%。

  射阳县作为江苏省棉花生产的第一县,每年植棉面积基本稳定在70万亩左右,产量占到江苏总产量的18%。自从2009年以来,受收益低而不稳、比较效益连续下滑和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棉花面积连年减少,年度降幅越来越大。射阳县棉花协会2015年1月份调查显示,全县意向面积只有7万多亩,同比降幅达到了56.4%。与此同时,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也有所下降,棉田冬季备耕进展缓慢。往年进入冬季以后棉田冬翻、棉种选购、肥料准备等都已陆续展开,而今年至今未见太多的动作,棉种购置、肥料淡储更是少之又少。据企业负责人讲,目前棉种的销售情况不好,虽然价格降到了秋播以来的最低点,但还是销不动,有的至今未卖出1包。

  造成以上情况原因主要有:一是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首次实施,购销价格由市场决定,收购价格低于2013年同期,棉农收益减少,植棉积极性普遍下降,导致意向面积大幅缩减,加上近几年棉花生产投工不足,许多工序被简化。

  二是种子购买还未到时候。一方面,面积还没有最终确定;另一方面,近几年棉种的市场价格都是前高后低。因此,早备还不如迟买,加上现在面积少、种子多,不存在买不到或紧缺情况,都想等到节后临近播种时才考虑购买。

  三是棉田相对分散,土地集约化管理水平低,植棉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强度大,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留守劳动力不足,只能选择省时省力的作物。

  虽然棉花备耕工作进展缓慢,但意向植棉的棉农还是希望政府尽快落实2014年度棉花直补资金,以便其及时调整植棉意向,做好春播备耕工作。

  来源:生意社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