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检察1126份建议助推社会治理促法治化建设

07.11.2014  10:33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检察机关秉持“治标还应治本”的理念,立足执法办案,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预防、监督、教育、保护功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2011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共发出检察建议1126份,推动被建议单位出台规范性意见186个,开展专项整治134次。

  关注重点领域 护佑民生民利

  农民张常军的家位于靖江市北郊团结乡的荷花村。两年前,张常军购买了一台收割机、一台农用拖拉机。谁知,政府承诺的农机补贴却一直没拿到。张常军一问同乡,得知他们同样也没拿到补贴款。这件事引起了他们的疑惑,决定要去上访弄个明白。

  靖江市检察院得知此事后,展开缜密调查,迅速查清涉案事实:2010年至2012年,时任团结乡农业助理、农经与农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的顾某,以虚开发票、收据报支、收受农机推广费不入账等手段,骗取、侵吞人民币计24万余元占为己有。今年5月,法院以贪污罪依法判处顾某有期徒刑五年零七个月,并处没收财产12万元。

  在查办案件的同时,今年7月29日,靖江市检察院向市财政局及全市各镇办事处等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加强政策公开、制度建设、资金监管、人员教育等,确保农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安全、规范,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根据检察建议,靖江市农委和相关乡镇分别出台了《农机补贴实施细则》、《月度用款计划制度》等6份规范性文件。

  2011年以来,泰州市检察机关先后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涉农补贴资金管理、生猪屠宰、拆迁安置补偿等民生民利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256份检察建议,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意见86个,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57次。

   解决突出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教师性侵学生等犯罪案件有所上升。2011年以来,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泰州市检察机关积极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强化个案研判和类案分析,针对职业学校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网吧青少年聚众型犯罪多发、公厕抢劫案件频发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提出86份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今年5月,姜堰区检察院发现,2013年5月以来,该院一共办理了涉及在校学生的12件刑事案件。在分析此类案件的特点、原因后,针对区教育局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该院就如何发挥检校共建资源优势,推动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重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地开展,提出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宣传质效;重视特殊时段,确保校园安全;关注特殊群体,促进矫正就业等三条检察建议。

  区教育局接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召开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分管负责人会议,通报检察建议中提出的问题,专题部署落实整改工作,并与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社局等部门一起,致力打造阳光、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今年4月以来,该区没有新发生一起涉及在校学生犯罪。

  此外,泰州市检察机关还积极运用检察建议助推法治公平正义。2011年以来,先后针对执法不规范、监管存漏洞、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向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发出检察建议86份,促进出台规范性文件23个,有效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促进司法公正。

   加强调研跟踪 提升监督质量

  泰州市检察院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检察建议的承办部门在发出检察建议前缺乏充分调研,建议内容空泛无针对性甚至千篇一律,建议发出后不能及时回访跟踪落实,文书格式、编号无统一管理。

  针对这些问题,该院于2013年研究制定了《检察建议工作实施办法》,详细规定了检察建议的适用原则、适用范围,文书制作、审批等工作程序,创设了检察建议的前置调查程序、跟踪回访程序、催办督办程序等,将检察建议工作纳入严格的规范管理之中。案管部门作为主管部门,通过自行研发的检察建议管理平台,对检察建议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动态监管,对文稿、编号进行统一审核管理,针对发出检察建议久未回复的情况,案管部门向办案部门发出《检察建议逾期未回复催办通知书》,确保发出的每一份检察建议不落空。2013年以来,全市检察建议落实回复率提升至78%。

  加强自身规范的同时,针对检察建议中存在部门单位不回复,或者有回复不采纳、有采纳不治本等现象,泰州市检察院专门开展专题调研,寻求检察建议的刚性约束力,最终确定将检察建议工作纳入人大监管之下。2013年3月,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检察建议工作的决议》,建立了人大督办机制,被建议单位对于科学合理、依法可行的检察建议怠于整改落实的,检察院可以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督办。

  该决议运行以来,泰州市检察机关共向人大备案检察建议18份,被建议单位整改回复情况良好,没有发生需要提请人大督办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