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加强乡镇检察室建设 顺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新要求、新期待

05.11.2014  11:05

  “开门七件事,你们每天都干些什么?”“来访接待、案件受理、法制宣传、矛盾化解、犯罪预防、执法监督、检务公开……”10月9日早晨一上班,市检察院检察长成吉喜就来到盱眙县检察院马坝检察室,调研乡镇检察室工作情况。

  为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今年年初,市检察院决定将与人民法院派出法庭对应设立检察室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作为重点工作项目,倾全力加以推进,精心打造“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更好地促进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服务基层一线。目前,经上级批准全市已设立乡镇检察室13个,其中5个正式运行,另有8个正在筹建之中。

  成吉喜重点调研了检察室职能履行情况。据盱眙县检察院检察长徐蔚敏介绍,该院将明确职能、强化监督、完善流程、规范运行等作为检察室的工作重点。找准定位,使检察室真正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前哨”,服务基层一线的“窗口”,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6月以来,盱眙县检察院就做好检察室工作先后出台了7个规范性文件,三个检察室已协助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件6人,协助办理刑事案件43件,监督立案2件3人,纠正漏捕1件1人,纠正违法3件次,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2件,化解社会矛盾45起,开展法制宣传教育36次,受教育群众达2000多人。

  淮安区检察院席桥检察室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将涉农检察工作作为工作中心。8月1日,该室邀请市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为片区八个乡镇“七所八站”相关人员开展“涉农职务犯罪预防暨村‘两委’换届选举”法制宣讲,并组织他们参观涉农职务犯罪展板和席桥检察室“涉农职务犯罪警示室”,帮助镇、村干部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廉洁自律,勤政为民。今年以来,淮安区检察院共查处涉农职务犯罪19件,其中席桥检察室提供线索并协助办理5件。

  检察室的工作怎么样,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9月30日,盱眙县明祖陵镇居民李峰将一面锦旗送给管镇检察室。据了解,一个多月前,李峰等4人遭遇交通事故,肇事司机余某因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被判刑而拒绝赔偿,李峰等4人生活陷入困境。检察室的龚明超检察官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后,不推不让,多次与法院、保险公司等部门沟通协调,并积极做好余某的思想工作,最终使李峰等4人顺利拿到了保险公司和余某给付的近27万元赔偿款。

  为了处理好基层检察院案多人少这一矛盾,他们采取了“检察室+工作站+联络员”、“定点+巡回”的双轨制工作模式,即在马坝、管镇、桂五三个乡镇设立检察室,在检察室所辖片区乡镇设立检察工作站,选派1名综合素质强的检察官兼工作站人员,从乡镇综治、司法、派出所和大学生村官中聘请一批检察工作联络员;每个检察室配备人员3名,另外在当地聘请一名法律专业大学生;院领导每半个月到各乡镇检察室巡回接访一次,集中解决一些重点问题。10月8日,马坝检察室被该县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工程,全县乡镇机关单位负责人进行参观学习。

  “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脚步近了,心就近了。”成吉喜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期待和要求更加强烈。设立检察室,是检察机关重心下移、接上地气、服务群众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司法规律的要求。成吉喜说,大量的执法、司法活动发生在基层,检察机关只有在基层建立载体,相互配合,加强监督,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法制权威,维护公平正义。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以点带面、加强辐射,让乡镇检察室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推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