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从这里起步

27.04.2017  21:34

当前,我市“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大走访过程中,有残障群众反映:在我市,不少病残人士病愈后,想通过就业创业增加收入,但残疾人创业就业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瓶颈制约。记者从市残联了解到,市残联结合走访调查情况,从本地实际出发,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多举措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提高残疾人收入。

在骥江西路与渔婆路交叉路口西南面的“残疾人创业一条街”,残疾人浦爱民正在自己的棚亭内忙活。浦爱民幼时突发高烧,因为用药不当导致聋哑。18年前,他自学修锁手艺并在我市白马附近摆摊修锁,凭借一技之长开始自主创业。创业过程中,他一直无力租用一个好的经营场所,只用搭建自制棚亭艰苦创业。在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期间,他向我市机关走访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希望寻找一处固定经营场所。市残联得知后,主动向他了解情况,并邀请他入驻今年年初刚刚修建好的“残疾人创业一条街”,帮浦爱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1.3万余名。从实际情况看,我市部分残疾人掌握了一定技能,只是因为欠缺资金,或是缺少经营场地,导致创业难度大、创业成功率相对较低。经过实地走访,市残联在骥江西路与渔婆路交叉路口西南面,着力打造“残疾人创业一条街”,搭建残疾人创业平台,帮助有一技之长与经营能力、但存在经营场所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实现创业梦想。残疾人创业一条街年初建成后,向残疾人提供沿街创业棚亭,招引这类人员入驻开展电脑维修、开锁配匙、鞋包修理、二手交易平台、手机贴膜与维修、电脑维修、服装缝制、手工产品等多个创业项目。

以往,我市对残疾人就业主要是以集中安置为主,就业形式较为单一,企业一旦出现经营波动,残疾员工就会最先受到冲击。近两年,市残联逐步形成残疾人就业创业多措并举的就业创业机制,如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将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从单一的集中就业拓宽到集中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辅助性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多种模式,尽可能让就业年龄段具备一定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意愿的残疾人,走上合适岗位。对于轻度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的残疾人,市残疾人社会服务中心建立了辅助性劳动产品配发中心,对镇(街道、园区、办事处)、村社区、残疾人家庭劳动产品进行输送和回收,帮助实现机构就业和居家就业。

去年底,残联部门组建了“就业综合办公室”,落实职业能力评估系统研发工作、各实训基地建立、辅助就业发展监管等工作,帮助残疾人进一步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多个就业渠道。残疾人朋友就业时需要咨询相关就业创业政策,也可拨打服务电话:0523-80502312、805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