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显懒政思维

27.10.2014  10:01

  媒体昨天报道,南京夫子庙平江府路新姚家巷口,不足50米的路段竖了97根塑料桩。据称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市民不要在此停车。

  密密麻麻的“梅花桩”,能够制止诸如违停、乱摆摊等乱象,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梅花桩”深受城市治理者青睐。遇到问题,直截了当“上桩”。这是典型的“”式思维,发现问题就想堵。可“一堵了之”只能短期见效,难以长久,治标不治本。“梅花桩式”思维,尽管省事,但“”在城市道路上的“梅花桩”越多,越显出执法者的懒政程度。

  以一种强硬的治理措施,对抗对应的违章,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表面病症得到控制,可这种粗暴的治理模式,有悖于城市文明。试想,这一段道路因为有梅花桩堵住了违停,而另一段道路由于没有梅花桩,可能就会有更多违停。以此类推,难道整个城市道路都立起梅花桩,才能制止住违停?

  城市治理不能短期思维。要认识到梅花桩本身仅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警示桩而已,既然拿警示桩堵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该改善一下治理思路,树立民本理念,从服务市民角度出发来掂量轻重,衡量利弊,再拿出两全其美的治理措施。改变道路违停现状,还是要先解决好停车难问题,其次是依法治停,加大违停处罚力度。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