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镇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村民就业

28.07.2016  18:14

走在栽满水稻秧苗的田埂上,望着那葱郁的绿色稻田,吉小俊的心里很是喜悦。如今,马桥镇集福村的3000多亩土地都种上了吉小俊和村民们一起利用基质土壤、采取机械化培育的水稻秧苗。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1990年出生的吉小俊是马桥镇集福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的脚下,是一片希望的田野。”2013年,初到集福村的吉小俊便下定决心要用知识改变农村,带动农民群体增加收入。

 

集福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水稻种植是该村农业种植的主要品种。怎样提高水稻产量,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病率,减少水稻秸秆产生量等一系列问题摆在吉小俊的面前。在一番走访下来,吉小俊发现基质机插秧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很多地方引入插秧机后,集中种作优势明显,收成也很好。

 

去年4月,吉小俊与村里的5位村民共同出资成立靖江永盛育秧专业合作社,并在集福村流转了80亩土地作为育秧基地,开始试水现代化水稻秧苗生产,他们买来农业机械,开始育秧规模经营。吉小俊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使用对他来说并不复杂。只是从未下过地的他缺乏育苗经验,为此他特地请来村里的老农户指点迷津。

 

高质秧苗试验成功,上千人次实现再就业

 

去年5月,育秧基地建成,吉小俊着手尝试机器制秧。原本闲置在家的劳动力也随着基地的启用,有了新去处。

 

搅拌基质土、播下种子、覆盖基质土……两周过后,一盘盘泛着翠绿光泽的秧苗在风中摇晃着脑袋,喜悦充斥着吉小俊的胸腔。首战告捷,首批培育出的秧苗极少出现断颗,栽种到田里也是长势喜人。

 

很快,50000盘基质机播秧盘被周边农户一抢而空。去年11月,泰州市农委对集福村高家组示范方的机插秧水稻测产,产量高达816公斤/亩,比普通秧苗产量高14.2%。

 

7月初,吉小俊算了一笔账。80亩的育秧基地,为他们带来了36万余元的销售收入,而撇开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后,基本收支平衡。

 

从盈利数字上看,可能不算成功,但仅去年就带动了600余人次就业,这个数字比盈利更可贵。”吉小俊坦言,创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同样重要,这也坚定了自己做下去的信心。

 

今年,吉小俊将育秧基地扩大到百余亩,培育的基质机插秧盘超过100000盘,带动了超过1000人次就业,也开始实现盈利。秧苗育成后,马桥镇的集福村、经伦村、福兴村、侯河村甚至孤山镇李王村的种植户们都闻讯赶来,争相订购。

 

不再靠天吃饭,农户过上“上班族”生活

 

近年来,大片农田实现规模化种植,不少老农户丢掉了手中的锄头。“我的设想是,让这些农户成为产业工人。”吉小俊说,在合作社帮忙的农户,年纪大多在五六十岁,且有多年的种植经验。

 

陆金根是基地的“资深”员工了,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生活相比,他现在过上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的“上班族”生活。陆金根家住集福村毛豆角埭,当初听到吉小俊成立了合作社需要人手,他立即和村里的一些村民加入。

 

每天工作8小时,就能有60元的工资,加班还有额外的补贴,比以前种田好多了。”今年65岁的陆美芳也在吉小俊的育秧基地里忙活。她说,过去种田还要靠天吃饭,现在她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没那么辛苦,而且收入还有保障。平常来基地打工,加上土地流转也有收入,生活更有盼头了。

 

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努力,吉小俊建立了“工厂+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从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施肥,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产业链的延伸保证了合作社的运营,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得以加入到致富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