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小伙桥洞下过年:不愿意"这副样子"回家

02.03.2015  13:23

  在苏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回家,没有团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他们中,有的有固定工作,但为了省钱,选择住在桥洞底下;有的因为“混得差”不好意思回家,就在外面流浪。他们构成苏城的露宿人员群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日前,记者探访多名露宿人员,试图揭开这个群体的生存现状。

   混得不好 小伙不愿回家睡桥洞

  工业园区星明街南端有座清心桥,桥下住了3个人,包括1991年出生的河南人小孔,他在这里住了快一年了,“床铺”位于最西侧,由一块旧三合板和三床黑得看不出颜色的破被子组成。

  来苏州前,小孔在郑州一家工厂干了两年多,但觉得老呆在一个地方没意思,于是辞职,和几个同乡来到苏州,可进厂工作一年多又辞了职,“小组长太凶,动不动就骂人”。后来钱花光,身份证又弄丢,他不愿意“这副样子”回家,于是在桥洞下面“安家”。

  白天除了睡觉,小孔会出去捡些废品,每天能卖个二三十块钱,其中有10块用于吃饭,剩下的则用于晚上去网吧上网,“不打游戏,主要是看电子书,玄幻的、言情的都看。

  提到过年,小孔说自己大年三十晚上是在一个小网吧度过的,“花8块钱包了一夜,没看春晚,也没给家人打电话”,半夜的时候花5块钱买了一盒泡面,算是“改善”伙食。至于什么时候回家,他说还没想好。

  有稳定工作 为省钱不租房住桥洞

  小孔东边的那张“床铺”略显“奢华”,不光被褥干净很多,上面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棚子,挡风效果很好。记者去了两次都没见到人,小孔说住的是一个1988年出生的小伙,“每天白天出去晚上回来,我也不知道他是干吗的。

  桥洞最东端的一张床铺属于一个30多岁的男子,虽然没棚子遮挡,但被子要比小孔的新、厚,牙刷、牙膏、毛巾、锅碗筷子、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也很齐全,床铺前还摆着一双凉拖、一双棉拖和一双老北京布鞋。对于记者的采访,男子显得极不耐烦。“大哥!我昨天上的夜班,我要睡觉,你快走,别打扰我。

  小孔告诉记者,他只知道这名男子在一家工厂上班,工作稳定,但住桥洞的时间比他久,“少说也有两年了”。据小孔介绍,男子是为了省钱不租房,而是选择住桥洞,“他过年也没回去,我们没什么交流,大家都不愿意干涉对方的事。

  不接受救助 住桥洞喝酒抽烟更自由

   50多岁的老姜在干将桥下住了一年多,当初他“落户”没多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就劝说他接受救助。前后劝说十几次,但老姜就是不肯去救助站,“我自己拾荒赚点钱,一天半斤酒,抽点烟,多自由;救助站能给我吃穿,又不能给我钱花,我不去。

  2013年冬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老姜躺在桥洞下的被窝里瑟瑟发抖,便再次劝说老姜去救助站,“你哪怕就去住一晚,洗个热水澡,换身衣服,明天再出来都行。”这次,老姜跟着工作人员回了站里,但第二天又离开了救助站。

  去年年底,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再次发现了老姜,不过他的“露天床铺”升级成了防风帐篷,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我找了份工作,收入也稳定,能够自食其力,等渡过难关了就去租房。

  救助站:露宿有风险 已劝导31人返乡

  据苏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惠志华介绍,去年入冬以来,该站在市区发现流浪人员露宿点25个,露宿人员46人,通过劝导救助,有31人在年前成功返乡。但露宿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何更好地治理这一现象,是目前多个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

  惠志华分析认为,社会保障水平不均,导致人口流入经济发达城市;露宿为个人自由选择,并不违法;城市具有天然条件,导致街面露宿人员能够住下……这些都是街面露宿现象的成因。他认为,虽然个人有选择露宿的自由,但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为此,不能依靠民政部门一家独舞,而需要完善相关的救助管理法规,建立多部门联动救助管理的机制,这样才能相对较好地治理好露宿现象。(蒋文龙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