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夜里被一群飞鸟吓得落荒而逃

29.09.2015  08:12
  桓温被一群飞鸟吓跑了。张叶绘  

  桓温从荆州到建康是顺流而下,沿途势力都在他的掌控中,完全可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但他一路提心吊胆、风声鹤唳,到了建康大门口,死活不敢走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有鬼。

  请术士为他算命

  他在荆州时,特意把蜀国一个有名术士请了过来。客客气气地招待他,吃过晚饭后,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桓温拉着他的手,问:你认为国家将来的运势怎么样?

  术士想了片刻,说:国运正长。

  桓温看着他,不说话。过了一会又问: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不仅是我个人的福气,也是天下人的福气。但是,今天我希望你能说出心里话,即便国家有一点点不好的厄运,你也要说出来告诉我。

  术士平静地说:我夜观天象,国家50年内不会有大的忧虑,50年以后就不好说了。

  桓温脸色阴沉,一句话没有说,转头而去。他要立即篡位,哪能等到50年呢?

  第二天,他派人送给这个术士一匹布、五千文钱。

  术士看了直打哆嗦,脸色苍白,瘫倒在地上。过了很久,听说大名士习凿齿正在军中任主簿,是个博学的奇才。急忙跑过去,看到他后大哭,说:我就要死了,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亲人,知道你待人宽厚,到时请你安葬我,立个碑文吧。

  习凿齿很惊讶,问: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术士说:我老家在益州,将军把我请过来,现在要我自杀。

  习凿齿问:为什么要你自杀?

  术士把事情讲了一遍,最后说:他送我一匹布,不是要我自缢吗?五千文钱,就是留给我买棺材的。

  习凿齿知道桓温有非分之想,想除掉术士,不留后患,但还是想救他一命。

  于是笑着说:你想多了,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过说因为说天象而丢命的。将军送绢布是表示对你的感谢,五千文钱是路费,意思是你可以回家了。

  术士一听,喜出望外,第二天向桓温辞别。

  桓温吃惊地问:你为什么要走?

  术士把习凿齿的话重复了一遍。桓温大笑,说:你能误活下来,是习凿齿救了你。

  于是没有再动杀心,放他回家了。

  被一群飞鸟吓跑

  朝廷通知他去建康,桓温先是不敢,推辞说江汉险要,实在离不开。司马昱派人催了几次,桓温才鼓起勇气答应,又担心到建康被暗杀,带了军队浩荡东下。

  司马昱听说他带了兵,大为震恐,心想:他不是来就职,是来逼宫的吧。急忙派人命令他原地待命。这本来是建康畏惧之下做出的举动,但桓温一见朝廷变来变去,认定这里面有阴谋,更加害怕。

  大军就停在了赭圻岭(今属安徽芜湖),桓温从船上下来,登上赭圻岭远望。只见西北的江流中有一座山(名叫孤圻山),山上驻扎着中央的军队,扼守着去建康的水路。

  桓温命令士兵在赭圻岭上筑城,居住了下来。赭圻岭到孤圻山一带,森林密布,栖息着无数的鸟群。桓温军一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桓温在等待建康下一步的指令,心神不定。一天夜里,驻军突然惊起了林中的栖鸟,整个森林里鸟声大作,纷纷飞向远方。桓温在梦中惊醒,以为下游的官兵偷袭过来,吓得率军弃城逃跑。

  因为群鸟吓退了桓温军,因此民间把孤圻山改称战鸟圻。从此,桓温再没有住在赭圻城。几个月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桓温才搬到了建康近郊的姑孰(今安徽当涂)。

  偷看尼姑洗澡后大惊

  他到了姑孰,又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

  一天,来了个尼姑,请求桓温施给她衣食。没有名字,没人知道从哪里来的,只知道相当遥远。

  桓温和她谈了几句,感到她不同寻常,就留在了府上。这个尼姑每到夜里,肯定会洗澡。桓温一次突然好奇心上来,蹑手蹑脚来到窗边,戳开窗纸一个窟窿,偷偷往里瞧。

  只见她光着身子,全身雪白如玉。桓温看了一会,准备离开,尼姑忽然拿出一把刀,刀尖慢慢地刺进了肚子,切成两半,把内脏拿了出来,接着又用刀砍断了自己的双脚。

  桓温全身战栗,急忙退出,坐下来觉得无比恶心。过了一会儿,浴室门打开,尼姑走出来,毫发无损,面色如常。

  桓温把看到的说了一遍,问:这是真的吗?

  尼姑说:你如果想造反,结果就是这样(若逐凌君上,形当如之)。

  桓温听到这句话,恍然若失。第二天,尼姑就走了,没有人知道她到哪里去了。

  这个故事一看就是假的,《搜神后记》有描述,还可以理解,本来就是神神鬼鬼的东西,但晋书里也有相似的记载。

  洛阳失守遭到更多指责

  桓温思来想去,不敢再去建康。于是推掉了录尚书事这个头衔,只接受了扬州牧的职务。意思很明确:中央我是不去的,只掌握地方上的实权。

  不久,晋哀帝就死了,由于他一心“吸毒”,并没有儿子,太后褚蒜子伤透了心,只好让他24岁的弟弟司马奕即位,史称晋废帝。

  在这权力交接时,桓温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又遇到一个更麻烦的事。那就是4天后,洛阳失守,被前燕军队攻陷,好像为哀帝殉葬似的。

  桓温面临的骂声更多了:当年是你打下来的,又不派人好好守,不是白打了吗,浪费国家人力财力。

  桓温在愤怒中纠结,他也想明白了,一拳击趴司马氏皇室是不可能的,因为后面有一群忠心耿耿又叽叽歪歪的大臣。

  他就这样惶恐不安地等待机会,幸好有个无比坚强的谋士一直陪伴左右,为他出谋划策。这个人同样是个奇才。

  扬子晚报记者杨民仆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