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框子、定规则 江苏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了最严指导书

31.07.2020  22:21
  新华网南京7月30日电(王天翊)生态保护有红线、环境质量有底线、资源利用有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有清单,近日,江苏编制印发了《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根据《方案》,江苏将把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4365个环境管控单元,将环境管控“三条线”等要求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方式落到各个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三线”划框子,框住各类空间利用格局和开发强度;通过“一单”定规则,规范各环境管控单元开发行为和准入要求,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环境美”的新江苏。

  7月30日,江苏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单元划分精而细 4365个单元精准分类管控

  作为全国12个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省于2017年10月率先启动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至2020年6月《方案》正式印发,已经历了近三年的调研、实践和审议。

  相对于其他省份,江苏省的《方案》有哪些特点?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介绍,江苏的环境管控单元划分精细,数量是目前已发布《方案》的省份中最多的,管控也相对比较精细。同时,在划分时注重与乡镇边界的衔接,保持了环境管控单元和行政单元的完整性,便于精准管理管控。

  据了解,江苏的4365个环境管控单元被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

  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共1177个,其中陆域1104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49%;海域73个,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7.83%。主要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严格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管理规定进行管控。

  重点管控单元共2041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7%。主要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的区域,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一般管控单元共1147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04%,主要指除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在这里,注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在产业园区的展开重点管控,是江苏“三线一单”实施方案中的另一鲜明特征。陈志鹏表示,江苏园区经济特色鲜明,产业园区将是生态管理管控的重点。《方案》将全省178个省级以上园区,1787个市县级及以下的产业园区独立划为重点管控单元,有利于推动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应用实践是关键 信息管理平台助力“边应用边提升

  陈志鹏表示,编制“三线一单”是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编制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

  陈志鹏认为,“三线一单”的作用可以形象地归纳为“四本书”:一是管理工具书。它不另辟蹊径、另立标准,而是融合了现有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是现行政策、规定的集成,可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工具书。

  二是环境交底书。“三线一单”将资源环境底线和标准,落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图上,为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明明白白的环境管理要求。

  三是投资说明书。对投资主体来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既设立了产业限制条件,又指明了投资方向。

  四是社会参考书。“三线一単”成果将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社会共享,成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表达环境诉求、追求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参考书。

  陈志鹏表示,做好实施应用,将主要做好衔接各类规划、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四方面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三线一单”的实施应用,江苏省还率先建立了省内统一的“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成为“三线一单”江苏《方案》的另一亮点。据了解,平台将可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图固化和动态管理,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务大数据互通互联,努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来都可查询、调用数据,将过去分散的、不明确的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上,相应要求在数据系统这张“”上可以直观看得清、用得好,助力“三线一单”方案实施“边应用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