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

12.04.2016  11:41

  欲远离火灾,须告别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因为大多数的火灾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当,甚至违反了消防法律法规造成的,其中不乏习惯性消防违法。

  所谓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是指那些身边经常发生而人们习以为常但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行为。细究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之所以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胆大蛮干,不知后果。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无法规范自己的消防行为。如生产经营场所与生活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内;在有较高火灾危险性场所使用明火祭祀、吸烟等。二是铤而走险,不管后果。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施工,未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投入使用、营业;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三是麻痹侥幸,不计后果。如敞开常闭式防火门;不按标准配备和维护消防器材设施。

  纠正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首先,要加强消防宣传教育,让每个人深刻认识火灾的危害性,提高担负消防安全责任、学习和运用消防知识技能的自觉性。其次,在立法上要加大对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在执法上从严到位。第三,通过科技进步和落实相关措施,堵塞漏洞,前移关口,及时发现、处罚、纠正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减少其危害。

  江苏、云南等地曾开展对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虽有成效,但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纠正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的陋习、恶性和惰性,养成规范消防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时刻积极防范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