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校在全省首创“学前融合教育”模式

01.11.2014  11:17

 

 

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对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今年9月份,该校与真武小学幼儿园试点推一项突破性的举措——“学前融合教育”,让心智障碍的自闭症、脑瘫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上课,这种教学模式在全省实属先例。昨天,记者来到特校,就新模式运行两个月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实地采访。

 

他们手牵着手走出了课堂

 

10月31日下午2点半,正逢下课时间,一个班级的孩子涌出了课堂。这些孩子中,一对男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他们一高一矮,手牵着手。略高的男孩,时不时地左右观望着,而个子稍矮的男孩则像在牵引着他。仔细看看,略高的男孩和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班主任胡芳告诉记者:“高的男孩小孙(化名)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旁边的小吴是普通孩子,他们现在可是好朋友。”大约五分钟过后,这对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有说有笑。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出,这个班级有什么异样。

 

这是特校试行的一个“学前融合教育班”,像这样的班级,目前市特殊教育学校共有5个,中班和大班各有两个班级,小班一个,共有125名学生,其中智障儿童13名,平均一个班2至3名,每个班都配备了普通学校老师一名、特校老师一名。

 

2点50分,另一个班级传出“哇哇”的哭声,一个男孩上课时突然哭了起来。不过好在,另一个不在上课的老师及时安抚,不一会儿,课堂又恢复了平静。34岁的特校老师范桃萍告诉记者,刚哭的这名男孩叫小戴,是自闭症患者,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哭是表达的一种方式。“自从试行‘融合教育’后,与以前相比,他哭的频率少了很多!”范桃萍说。

 

在小班区记者看到,一名脑瘫儿童在老师帮助下,正在剪纸。他虽没别的孩子动作利索,但也很认真。剪完后,他露出了笑容,还不时地拿自己的成果给对面的孩子看。记者观察发现,这些“学前融合教育班”的教学过程并没有人们担忧的那般混乱,和正常班级相比,情况相差不多。

 

从排斥到接受,自闭症孩子渴望爱

 

起初,我们对于如何管理和教育完全没有经验和把握,全靠摸索,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赵红钦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学校刚推行这举措时,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很多普通学生的家长排斥这种模式,甚至一些老师也表示不解,但慢慢地,他们看到了成果,选择了接受。

 

肖建琴今年26岁,目前在“学前融合教育”大(1)班任教。新学期第一节课就让她打起了退堂鼓,班里的自闭症儿童上课时突然大喊大叫,还猛拍桌子,她自己都被吓了一跳。回家后,还大哭了一场。“那次真的吓到了,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孩子我没法教!但后来一个小举动,让我发现他们也很懂事,付出的爱和关怀能有所回应。”一次孩子们集体吃早饭的时候,肖建琴在办公桌上写东西,那位自闭症儿童突然走到她身旁,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包子递向她,然后笑了笑。虽然一句话没说,但那一刻她觉得这名自闭症儿童特别可爱,笑容里满满都是爱。

 

大(1)班的自闭症儿童小戴和普通儿童小高之间,不知不觉有了浓厚的友情,除了放学回家,几乎形影不离。与普通孩子不一样的是,智障儿童有康复训练课程。一次,老师带小戴去参加康复训练课程,可能因为怕去陌生的地方,他怎么都不同意,又哭又闹。当老师说让小高陪他一起去时,他立即就同意了。因为怕耽误小高的课程,那次康复训练只进行了20分钟。自此以后,小戴就能独自进行康复训练了。

 

学前融合教育”是双赢之策

 

和正常孩子在一起上课,能学到很多正向行为,变化挺大的。”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苏女士说,这次试行“学前融合教育”,她的孩子也参与其中。起初,孩子总是闷头玩,喊他也不答应,现在,他能流畅地说自己在幼儿园吃的什么菜,唱了什么歌,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这样的改变,让她十分惊喜。

 

最初,健康孩子的家长并不接受我们这种教育理念,他们害怕这些有心智障碍的孩子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或者让自己的孩子学到一些不好的习惯。”赵红钦说,其实和智障孩子接触时间长了,会发现这些孩子只是“”,只要对他们有耐心、有方法,每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为了让孩子们之间建立一种“同伴”关系,创造一个没有障碍的沟通环境,老师会提前告诉孩子们:“有一些小朋友,他们脑子里的一些小零件出了一些问题,他们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希望你们能够多多帮助他们。”慢慢地,正常孩子开始主动帮助特殊需要儿童。现在,正常孩子的家长也渐渐意识到,和这些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在一起,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孩子的爱心和互助观念。

 

说起为何推行“学前融合教育”,赵红钦坦言,一方面融合教育是国家特殊教育的大方向,另一方面他身兼真武小学幼儿园校长,两个学校融合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真武小学幼儿园大多为外来务工子女,比较乐意积极配合学校的融合教育。

 

目前,这项新的教学模式得到省专家的认可,特校已与南京特殊教育研究所确立合作关系,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赵红钦希望,有更多家长能关心智障孩子、支持“学前融合教育”,让“慢飞的天使”都能插上隐形翅膀。

 

相关新闻

 

免费体检送到特殊学校

 

10月30日上午,孤山镇卫生院的11位爱心医生冒雨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校75名残障学生送去了免费体检。

 

检查现场,有的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无法配合医务人员的要求;有的孩子伴有多动症,干扰正常的检查工作;有的孩子情绪异常,出现畏惧心理,极力排斥检查。学校老师们一直陪护在旁,积极引导和配合,医生们也不厌其烦地进行劝说,耐心细致地引导所有残疾学生都配合接受了体检。爱心医生们给孩子们量了身高、体重,检查了视力、心率等,并对每一个孩子的检查结果作出详细记录,提供了积极的医疗建议。

 

体检结束以后,爱心医生们还与特殊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并讲解了针对孩子们日常病症的观察与处理,普及日常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