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解析“成长烦恼”

30.12.2014  13:24

  班上有“捣蛋鬼”怎么办,少女情怀谁能懂……

  新华报业网讯 由省文明办、省教育厅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2014年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汇报演出近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参加汇演的“校园心理剧”,全部改编自真实事例。班级里出现“捣蛋鬼”该怎么办?“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如何打开心灵的枷锁?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引起人们对于叛逆、自卑、孤独、嫉妒和异性交往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不管好学校破学校,我不搅得天下大乱誓不罢休!”这是响水中心小学报送的剧目《我们自己是太阳》中的一幕情景,剧中的小主人公邱薪,是学校里的“捣蛋鬼”。

  响水县响水中心小学德育处主任陈海华认为,孩子的异常表现,常常反映了爱的缺失。“孩子就像成长的小树苗,要靠慢慢的扶持,悉心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班主任尤其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决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和对待。

  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费俊峰分析说,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常是希望通过特别的行为博得别人的关注,家庭、社会和学校应该联动起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小娜是个很努力的女孩,但由于家境贫困,再加上学习成绩差,她逐渐陷入失落和自卑中。这是邗江中学报送的剧目《娜时花开》中的故事。

  这样的孩子常被称为“遗忘在角落里的孩子”,自卑情结深深缠绕着他们。邗江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飞飞支招说,老师应该对这类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教育。当孩子有乐观积极的表现时,要及时表扬,强化他的积极表现。同时,家长要学会倾听和交流,在家庭里营造民主的氛围,给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在心理咨询案例中,我们发现,自卑的孩子,家长经常很强势。家长应该发现和承认自己在同孩子交流时的问题,和孩子一同慢慢地去改变,而非单纯归咎于孩子。

  正当“花季”的何小邪最近收到了一封本不属于自己的情书,她的少女情怀被激发了,每天魂不守舍。这是苏州中学选送的剧目《一封情书》中的一幕。

  “进入青春期,渴望同异性交往,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过程,早恋并不是洪水猛兽。”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杨丽君副教授说,“学校不能强制、粗暴地予以干涉,而应给孩子们正常交往的空间。有时,强迫、压抑,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杨丽君认为,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吃穿用度和学习成绩较为关注,而对孩子的心理世界缺乏了解,孩子异性交往方面的情况更是很少过问和交流。“孩子们对异性产生感情是没有错的,家长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时告诉他们,正确的恋爱观是怎样的,什么是真正的爱。

  “大人啊——你总说,我太小,别管大人的事,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是南京市东山小学表演的剧目《生日》中小演员的一段独白。

  朱飞飞建议,父母应该多倾听、多理解、多包容孩子,才能建立起信任,再建立起一种引导沟通的渠道。“家长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期待设定孩子成长的方式,而常常忽略了什么是孩子想要的,什么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

  杨丽君分析说,孩子12岁以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待人处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单纯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行,应该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同时,学会适度放手,也许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本报通讯员沈大雷 本报记者王拓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