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首次出土完整乾隆御碑 碑文共100字

05.11.2015  16:17

  工作人员对乾隆御碑进行拓片

  玲峰池镶嵌御碑的岩壁 景区供图

        六下江南五次住在栖霞山行宫,乾隆皇帝对栖霞山钟爱有加。除了两年前发现的栖霞乾隆行宫外宫墙遗迹,栖霞山及栖霞寺内也留有多处乾隆手迹。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从栖霞山风景区获悉,近日景区在修整路面时发现了一块乾隆御碑。据了解,该碑字迹、形态较为完整,是栖霞山历史上首次出土完整乾隆御碑。

        碑的正文有100个字,“天半渫天池,玲峰四面奇。五年才一照,为尔坐移时。山以万丈计,泉淙为有源。下视沟浍盈,岂可相衡论。老松高百尺,新松低数寸。小草莫相欺,会有凌云分。淡淡含春日,英英吐春烟。野花姗入影,也自一时妍。不肯泻为瀑,渟然守太初。忽怀齐隐士,亟命返肩舆。

        发现

        工人在游步道施工,发现乾隆御碑

        栖霞山风景区上个月开始对部分区域的游步道进行维护整修。近日,在景区“玲峰池”附近游步道施工时,几位工人在一处山坡乱石内,发现了一块较为平整的石碑。

        石碑下半部分埋在泥土中,上半部分有枯叶掩盖,一时难以辨清。待景区专家将其清理干净,才发现上面有字,其中有两句特别清楚,“不肯泻为瀑,渟然守太初”,在碑的左边有“御题”两字,下面还有两枚印章。

        “这两句诗好像是描写玲峰池的,还有御题两字,难道是清乾隆皇帝的御碑?”工作人员很兴奋。他们将石碑抬到办公室仔细清理和水洗,并进行拓片。经测量,该碑长约65厘米,宽约60厘米,厚约15厘米。

        揭秘

        碑上印章与现有御碑的印章不同

        根据碑文的内容落款、印章以及史书记载,专家们很快得出了结论,这是乾隆皇帝描写栖霞山景点“玲峰池“的诗句。据《摄山志》记载:该碑是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第二次驻跸栖霞行宫时所题《玲峰池》的诗句,落款“壬午暮春御题”是乾隆27年,即1762年。

        栖霞山保存较为完好的乾隆御碑有三通,分别是试茶亭、白乳泉摩崖石刻旁的《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韵》、栖霞寺内的《游栖霞山》以及《诗六首》。此外,还有摩崖石刻《金陵返跸驻栖霞》诗也为乾隆手迹。

        此次发现的碑文落款下的两枚印章,第一枚印章为“乾隆宸翰”,这在栖霞山现存的乾隆御碑中是没有的,研究意义巨大。第二枚印章为“惟精惟一”,曾在《诗六首》中出现过,但书写顺序和字体都有所不同。

        猜测

        御碑可能曾镶嵌在玲峰池附近岩壁上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钟爱“栖霞十景“,不仅写下很多诗篇,更让画师画下了当年的盛况。玲峰池就是乾隆喜爱的“栖霞十景”之一。现在,在玲峰池景点附近,还有一面凿有三个凹槽的岩壁。三个凹槽从左至右排列,处在同一个高度。最左边的凹槽长度最短,右边两个的凹槽长度相等,长度是最左边凹槽的两倍。经过测量对比,景区工作人员发现,此次出土的乾隆御碑,原来应该是镶嵌在最左边的凹槽中的。

        “这块乾隆御碑的出土,填补了栖霞山碑刻多项空白。”栖霞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碑是清乾隆时期以来,栖霞山首次出土完整、有明确史料记载的乾隆御碑。“我们会收藏此碑,考虑下一步的用途。复制品有望镶嵌在玲峰池的凹槽中,供游客观赏。”(徐红艳 李宏)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