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七大名校共同体共享教育资源

17.12.2015  15:51

  每年教师交流比例达到30%-40%,打通校际界限建立同一年级大备课组及大年级组制度!在16日举行的南京栖霞区共同体建立推进会上,该区金中共同体、南师附中共同体等七大名校领衔的24所中小学校长全部到齐,共同商讨共同体学校之间的合作章程。据悉,今后共同体内学校之间的教学、教研、教师交流等方面将有实实在在的惠民动作。

  今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栖霞区由南师附中、金陵中学等一批名校领衔,整合区内24所小学、初中成立七大教育共同体,建立有区域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推进区域内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研究,放大共同体内名特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效应,共享教学资源。运行4个月以来效果良好,今后将进一步推进校际之间的紧密合作。栖霞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兴告诉记者,目前共同体内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比例达到30%-40%,骨干教师等名师更是直接在几个学校兼课。“例如我们的海门共同体学校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和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两校的老师之间交流相当频繁,基本没有两个学校的概念,就是同一个共同体的,不少老师兼上两个学校的课程。

  记者了解到,栖霞区东片四校成立以金陵中学仙林分校为牵头学校,摄山中学、花园中学和营防中学为共建学校的金中教育共同体,该共同体已经率先拟定了详细的章程和工作运行模式,很多做法让人眼前一亮,今后会向其他六个共同体学校推广。例如,在金中共同体四校内,各个学校将根据各自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际间教研组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观摩等,使共同体内的学校发挥其各类资源优势,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共同体学校都参加的校际间大型教育教学活动,轮流主持,群策群力,建立“四校大教研组制”,打通教育教学科研通道,打造同一学科大教研组、同一年级大备课组及大年级组。四校之间在常态密切联系中,教学进度及时通气,教学资料互通有无,教研活动常态化。建立“行知杯赛课制”,每学期在共同体内组织一次教师赛课,四校轮流主办,统一颁发区级赛课优胜证书。倡导“专家团队公有制”,共同体学校邀请专家来校指导教学、长期兼课或开设专题讲座,力图辐射到共同体各学校,扩大专家影响。

  【七大教育共同体】

  -小学共同体

  东片共同体(4所):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龙潭中心小学/摄山星城小学/栖霞中心小学

  中片共同体(3所):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栖霞区实验小学/太阳城小学

  西片共同体(4所):晓庄学院附属小学/迈皋桥中心小学/燕子矶中心小学/八卦洲中心小学

  -中学共同体

  金中共同体(4所):金中仙林分校中学部/营防中学/花园中学/摄山初级中学

  南师附中共同体(3所):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初中部/一中马群分校/南师附中丁家庄初级中学

  海门共同体(2所):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南炼校区)/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尧化校区)

  伯乐共同体(4所):伯乐中学/华电中学/燕子矶初级中学/中桥中学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