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灵塔广场建成亮相 清明节有望坐观光电梯瞰巍巍蜀冈

03.04.2015  20:04

栖灵塔

  记者 钱伟/文 孔祺/图

  中国江苏网4月3日讯 清明小长假临近,昨记者探访大明寺东花园改造工程了解到,近3000平米栖灵塔广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观光电梯、千吨石包土景观石群及新景鹤池都已建成,今起市民就可来敬香拜佛、观新景。

  A

  进展

  栖灵塔广场清明小长假亮相

  拆除围墙打造敞开式广场

  大明寺内的栖灵塔,是蜀冈之上的标志性建筑,70米高塔雄踞蜀冈,扬州景观尽收眼底。即将来临的清明小长假,市民、游客就能来提升改造后的广场休息、合影留念,观景视野更为开阔。

  记者昨在现场看到,广场全部铺上了石材,一条条长方形的石块,取代了以前的水泥地。周边的高台上增加了石栏杆,拆除附近的弘佛亭、鉴真书画院,让场地显得更加开阔。

  项目负责人范续全介绍,大明寺历史悠久,风吹日晒再加上客流量大,导致部分设施老旧,像栖灵塔平台以前都出现不均匀的沉降,部分石板已破裂,这次将近3000平米广场全铺上石板,安装上石栏杆。

  此外,工程还把栖灵塔西北侧的藏经楼围墙打开,拆除另一场馆的围墙,让塔西侧的大雄宝殿、鉴真纪念馆全部显现在游客面前,形成敞开式的广场效果。这样在广场上仰望栖灵塔,合影留念就更显气势。

  B

  亮点

  ①景观石群围成假山,高度相差8米

  在栖灵塔广场西侧,一处新亮相的景观石群高低错落,让不少游客叹为观止。记者留意到,景观石群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石群两边是阶梯步道,游客从中间穿过。

  范续全介绍,景观石群是用“石包土”打造而成。所谓“石包土”就是外石内土山体。从外观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砌成,山石多用在山体的表面,由石山墙体围成假山的基本形状,墙后用泥土填实。

  “这种土石结合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积较小。但山的特征最为突出,适于营造多种山地景观。”范续全表示,这座景观石总重达1000多吨,吊装这些巨石花费时间达一月之久。此外,广场上的建筑与依附地形建造的景观石,高度差达8米,人站在下方,能体会建筑群在山头上的感觉。

  ②仿唐式游客服务中心、

  戒台9·26建成投用

  在大明寺东园的南侧,记者看到,一处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主体结构已完工,建筑为仿唐式结构,分为上下两层,占地200多平方米,同时一座四星级标准的厕所也在建设当中。

  “客服中心主要是销售旅游商品、副食品及景点信息咨询等等,今年9·26期间将建成投用。”范续全介绍,在栖灵塔东北侧,是正在建设中的戒台,这座戒台将完全采用砖木结构,不使用一块水泥和一寸钢筋,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唯一的隋唐风格的木质戒台。记者留意到,寺内绿化景观提升也值得一看,相比过去寺内杂乱的树木,如今绿化更显精致,层次感更强。其中,黑松、桂花、黄牙球、石兰球、银杏、杜鹃、香樟及樱花、桃花等花木随处可见,可谓移步换景。

  ③坐观光电梯登栖灵塔,可俯瞰美景

  记者探访发现,古老的栖灵塔变得更加靓丽,塔内观光电梯已安装完成,塔内建筑正在进行油漆出新。对于栖灵塔市民都很熟悉,这座复建于1993年的仿唐古塔,总高度70米,共9层,塔尖10.55米,几十年来,游客都是攀爬楼梯登上塔顶观景。

  为了便于市民观景,大明寺栖灵塔安装上了观光电梯,观光电梯覆盖1—7层,可搭载17人。“观光电梯使游客登塔顶更方便,同时也是对古塔自身的一种保护。”

  范续全表示,除安装观光电梯外,还对塔内部的灯光、照明、监控、消防设施进行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大明寺从去年开始,投资近百万元,铺设光纤,建设了无线上网工程,目前无线上网工程基本完工,100兆的宽带信号,已经覆盖景区,今后市民和游客在大明寺游玩,也可以一边游玩,一边体验上网。

  C

  新景

  鹤池呼应“鹤冢”,讲述动人传说

  新景

  鹤池呼应“鹤冢”,讲述动人传说

  说到大明寺的鹤冢,想必不少市民都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记者昨了解到,在鹤冢的南侧一处占地40平方米的鹤池,如今已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两只仙鹤,一雌一雄,一只在池中喝水,一只在仰天长啸。

  “鹤池中除了两只惟妙惟肖的仙鹤,加上假山、小瀑布,营造出恬静的仙境。”范续全说,鹤冢、鹤池相互呼应,直观生动地呈现在游客面前。

  据悉,鹤冢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清光绪19年,主持星悟禅师在平山堂养了两只鹤,极为珍爱,任凭双鹤戏耍自如。后来,雌鹤患足疾而死,另一鹤悲痛欲绝,绝食而亡。星悟禅师深为感动,将双鹤埋葬于此,并立一石碑,以此赞美这种可歌可泣的情义与忠贞不渝的感情。

  今后可乘生态画舫,从东华门游到大明寺

  除了寺内景观设施焕然一新,大明寺周边也在改造中。昨记者在唐子成护城河上发现,横卧河上的一座新迎驾桥正在建造中,拱形桥雏形已现。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新迎驾桥建设工程进展过大半,新桥长25米,桥宽8米,净高为5.79米,根据工程施工计划,预计4·18前建成亮相。

  此外,在平山堂、大明寺附近的现有鱼塘上,还将建一座西华门西桥,桥梁为涵洞形式,目前因文物考古,具体施工待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市民可坐生态画舫游唐子城护城河。据悉,新建的迎驾桥可以通行生态画舫,再加上唐子城护城河一期河道已疏浚完毕,生态画舫可沿着河道从东华门向北,再调转船头向西再向南,可以一直逛到大明寺日月湖。

  延伸

  鉴真广场群雕已换真身

  市民小长假能一睹大师风采

  记者发现,在大明寺南侧的鉴真广场上,鉴真大师群雕像已换上真石材,100多吨的群雕像前,不少游客驻足观望。据了解,这种山东白麻的品质优秀,表面光洁度高,耐腐蚀耐酸碱,硬度和密度大,重量是原先仿石的十几倍。

  从高度上来看,这次群雕像再次增高了20厘米,整体形象更加伟岸。据介绍,五易其稿形成的“鉴真东渡”群雕,高5.8米、长12米。在去年4·18前夕落座时,鉴真雕塑整体高度提高1米,变成6.8米,宽变成13米。这次整体高度再提升20多厘米,变为7米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