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固本培元、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12.01.2015  11:22

市委《关于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等基层党建工作系列制度文件解读

 

按照中央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要求,市委牢牢抓住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成果、转入常态”的有利契机,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设计,研究出台了《关于构建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动态激励机制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专项待遇的实施办法》2个配套文件,着力加强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宏观指导,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推动靖江“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的坚强战斗堡垒。

 

亮点一:构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从严治党“八项要求”,以实施“为民党建培元工程”为统揽,明确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等领域的党建工作任务,同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宏观指导。

 

这些制度涵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好经验、好做法,也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下气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目的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基层党委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基层打基础上来,固本培元、夯实基础,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亮点二:突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引领作用

 

针对各基层党组织职责任务不同、情况千差万别的特点,把服务作为党建工作主题,有利于统筹推进。一方面,以“服务”统领基层组织建设各个领域,围绕农村“创业富民”、社区“服务便民”、“两新”组织“发展惠民”、机关“务实亲民”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得基层组织建设的轮廓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另一方面,以“服务”统领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内容,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加强“四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推进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开展机关党员“三走进三服务”活动、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等措施,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党员队伍、活动方式、基础阵地、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市委着眼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配置,聚焦“服务”主题,对基层党组织加快工作重心转移、实现工作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强指导,使其在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

 

亮点三:固化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制度要求

 

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泰州市委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要求,明确了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重点课题调研,经常性联系群众,定期下访接访及重点积案交办,重大事项征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重要社情民意分析研判,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群众工作团组团服务群众,党员服务群众承诺践诺,党代表直接联系党员和群众,基层干部走村入户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等10项制度。其中,融入了一些我市现有的特色做法,如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广泛开展“三联四结”活动,有计划地选派党政青年人才到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等等。

 

十项制度”深化了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规律性认识,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将成功做法经验化、零星探索系统化、有效措施制度化,推动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亮点四:形成了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动态激励

 

积极回应基层党员干部的关切,对原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进行修改完善。将“给编制”变为“给待遇”,进一步细化名额安排、资格条件、选拔程序的具体标准,形成便于常态化实施的选拔办法。同时,加强政策倾斜支持,通过给予合理的经济收入、适当的社会保障、良好的发展空间,让“村官”、“居委会大妈”有人肯干、有“能人”愿意干。

 

新的《实施办法》,旨在提升我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的运行质态,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更加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