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事街东南地块将改造5栋民国建筑恢复原貌

18.09.2015  08:08

  

  大板巷23号文物。

  制图 张翠莲

  

  老城南的规划和保护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记者昨天从南京市规划局了解到,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大板巷西侧地块保护与复兴规划设计方案正式出炉,规划显示,5幢民国建筑将进行保护和修缮,恢复原来的样子。而在交通规划方面也明确提出,地块外部车辆不进入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内部。

  评事街历史风貌区新建和改建建筑高度不得高于两层

  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位于《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20》确定的老城南历史城区的中心地段。根据《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2013)》风貌区保护范围东起中山南路,西至鼎新路,南至升州路,北至泥马巷,总用地面积约为14.46公顷。地块东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

  根据《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2013)》,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基本保护措施为保护该地区现存的大量明清民居传统建筑以及部分民国时期有特色的建筑,保护街区历史风貌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民居、古树、古井门楼、店标、围墙等环境要素,保护大板巷、绫庄巷、绒庄巷等传统街巷,维护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维持原有的明清居住建筑的建筑形式、院落形式和排列方式等。新建和改建建筑的高度不得高于两层,檐口高度不超过7米,体量、外观和色彩必须与风貌建筑协调。

  该规划是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修缮修复、整治更新的规划管理依据。该规划依据2011年南京市政府批准的《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中确定的“小规模、渐进式”街区更新模式,按照整体性、原真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结合街区的历史沿革和深入的现状调研,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方式提出了合理建议,并对区域内的交通市政设施提出了整治引导。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对现状的建筑遗产按照“修缮、修复、整治、改建、拆除”五种方式进行分类,其中对街区内大量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主要采取修缮和修复的方式进行保护,此类建筑占街区内建筑比例约为68.4%。

  占地0.95公顷,内有8处不可移动文物

  此次规划主要针对大板巷西侧地块,该地块位于整个评事街历史风貌区的东南部,靠近已经修缮完成的甘熙故居及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二三期工程。地块内原功能主要以居住老旧厂房和部分小型商业为主。街区现状虽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特点,但是公共空间、公共配套设施及市政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保护与复兴任务紧迫。

  大板巷西侧地块是评事街历史风貌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西至大板巷以西60米,东临大板巷,南至升州路,北至绫庄巷,占地面积约0.95公顷。其东侧为国保文物甘熙宅第,用地范围内有8处不可移动文物(绫庄巷3号、绫庄巷5号、大板巷71号、大板巷73号、大板巷75号、大板巷23号、大板巷27号、升州路146号)。另有5处保护规划推荐的历史建筑及一处近代多层建筑。地块内无重要的古井及古树。

  据了解,规划部门已经对这5处民国建筑进行了勘察、拍照、绘图。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照片,这些老房子很多已经外观破损,还有的被私搭乱建,房子内部电线如同蜘蛛网,看起来就像是危房。修缮工程将根据院落肌理开展,恢复历史原貌,并进行综合整治。有保护价值之外的一般建筑,将采用拆除、整治、重建等方式。修复规划中除了这5处要进行修复的民国建筑外,还特别提到该街区有一幢近代多层建筑。据悉,这幢建筑现存部分主要是4—6层高度,是原南京晶兴电子管厂厂房。早年间这幢老房子曾多次被加建,它虽然不是历史保护建筑,但规划部门认为,它代表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建筑特色,因此在这次的修缮中,这幢老房子将得以保存并进行修复。

  南捕厅3期工程已建成,停车场可提供约400个车位

  大板巷为南京老城南片区具有典型特色的传统街巷。其中大板巷东侧区域随着甘熙故居以及熙南里工程的改造修缮,已经改造完成。大板巷东侧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退让建筑边线0.6-3.2米不等。在大板巷西侧历史建筑改造修缮过程中尽量维持原有街巷面,保持传统空间比例与尺度,保护传统街巷空间风貌。新建建筑严格按照规划均为1—2层,檐口高度控制在7米以内。根据规划,未来完善街巷景观设计,对大板巷及周边道路进行全方位的打造,主要包括地面铺装做法、绿化体系建设、景观节点打造、标识系统设置、建筑店招设置导控、照明亮化系统设置和配套服务体系设置。

  关于大板巷周边交通组织及停车方案也有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片区的交通主要依靠多线路疏解,原则上地块外部车辆不进入评事街历史风貌区内部,通过位于风貌区周边的地下车道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目前南捕厅3期工程已经建成,设置地下二层停车场、连同二期地下停车场可提供约400辆停车容量,大板巷西侧区域靠近升州路地块设置地下停车场,设计地下2层,共提供约100个停车位,并在大板巷靠近升州路口一侧设置一个机动车出入口。

  据了解,该地块地下停车区域主要分布于各地块靠近外侧沿主干道方向,空间尽量互相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地下停车和交通体系,有效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此外,主要非机动车停放于街区入口处,目前在大板巷南侧预留入口小广场可结合设置部分非机动车及公共自行车停放区。记者黄欢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