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推进标准化建设 精塑社保贴心服务品牌

20.01.2015  17:18

  推进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一直注重以标准化建设规范社保经办管理,创优社保服务品牌,

  以规范化支撑标准化。根据《宿迁市政务服务部门标准化手册》,社保窗口结合业务实际,对大厅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规范,进一步明确服务体系、项目、标识和功能区。结合群众路线活动,围绕社会关注的参保、缴费、待遇、退管、两定点等环节,对所有窗口的职能流程、办事指南、政策依据、表格材料进行梳理,对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和固定,将原有28个经办窗口整合为25个,同时设立“社保贴心人”专窗,中心领导轮流值班,督促服务、化解难题,健全标准化服务框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

  以信息化推动标准化。业务信息化是宿迁市社保服务特色品牌,该市在苏北率先实现“五险合一”,并率先将统一软件推广到全市,实现社保数据市级大集中,统一软件的实施过程也正是业务服务标准化的推进过程。目前,社保窗口已全面实现信息化服务,并通过专网向上与省厅,向外与医院药店、银行网点等近2000个节点,向下与全市近1500个乡镇、村级平台实现联网,将标准化服务有效延伸到基层。同时,打造“电子社保”网上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向社会公众提供社保标准化服务。

  以专业化保障标准化。以业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对前台服务人员的业务政策、业务经办、服务标准、工作作风进行全面培训,持证上岗,以窗口服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落实业务标准化建设成果。建立专项的考核奖惩制度、学习交流制度,组织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主题活动,提升服务人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打造一支专业、精干、高效的窗口服务队伍。同时,积极开展业务调研和练兵活动,将中心所涉及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分别明确业务牵头人,组建业务研究工作团队,根据业务和服务开展情况,确立群众关注、影响民生的13个调研课题,在解决问题优化服务,以更专业的服务让群众更加满意。

  以制度化确立标准化。一是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标准化。《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标准化一单清》。共梳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共服务等34项经办服务,对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进行规范,并对外公开服务窗口和联系电话,按照统一制作标准,优化经办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方便参保群众,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医疗保险待遇审核支付标准化。《医疗保险待遇审核支付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医保待遇审核支付流程,对参保人员门诊特殊检查治疗、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和转外住院等需到经办机构报销的医疗费用流程进行简化。三是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市内转移接续标准化。《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市内转移接续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了市内社保关系转移流程,转移手续大大简化。原参保人员在宿迁市内流动就业,在不同县、区参保的,转移社保关系需“两地三次”:即在新就业地开具转移联系函,凭转移联系函回原参保地转出社保关系,再回新就业地办理转入手续。新转移接续标准实施后,参保人员办理社保转移,只需到新就业地经办机构申请转入,经办机构核对参保信息后,直接通过社保信息系统转移,实现“一地一次”办结,避免了参保人员在两个参保地之间来回奔波。另外,根据转移接续新标准,还将实现社保关系网上转移,参保单位只需登录宿迁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大厅,直接网上办理,“零地零次”,真正实现便民服务。

  该市对34项经办业务制作标准化“一单清”放置前台供参保人员使用;简化优化报销清单专项审批等6项内部流程,大幅缓解了参保人员的就医压力;自2014年12月11日转移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为126人次通过市内转移平台办理了市内转移业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稿件来源: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