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吴中区深化法律援助标准化工作

17.04.2017  17:07

近期,苏州市吴中区司法局通过三方面建设,全面深化法律援助标准化工作,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一是窗口接待规范有序。通过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明确窗口接待人员最先接待即服务到底,一次性告知所需办理事项的依据、时限、程序、材料或不予办理的理由。统一文明接待用语,统一服务操作规程。窗口接待中,推广使用文明用语,统一来访接待用语20条,电话接待用语10条,并对行为规范提出八点要求。便民举措制度化。建立周六值班制,充分满足工作日来访有困难的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建立上门服务机制,对重度残疾和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开展法律援助上门服务。该区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首批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二是案件流程精准管理。细化《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将法律援助案件流程细化为受理、初审、审批、文书制作与送达、指派、承办、结案、归档等八个环节,对每一环节的工作内容、责任人员、履行时限、制式文书等都有严格要求,并制定追责机制。制定《吴中区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制度》、《吴中区法律援助案件审查制度》和《吴中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汇编成工作手册,供中心工作人员和案件承办人员参考。起草了民事、行政、劳动仲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承办指南,对不同性质或类型的法律援助案件明确不同的承办要求。同时每年举行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会议,不断提升案件服务质量。推行法律援助案件分级管理制度。按照案件法律关系、争议程度、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将案件区分为简易级、普通级和疑难级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法律援助案件,实施分级指派、分类考核、分别补贴。

三是综合管理科学有效。基础环境提档升级。除常规形象导视设施、一厅六室、信息公示外,增加了隐私接待室和心理咨询室,配置了法律援助电子触摸屏和视频系统,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突发事件应对高效。制定《吴中区法律援助中心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规定处置原则、责任人员,针对突发的设备故障、人员争端、人流激增、突发疾病和火灾等情形,制定明确的应对方案。考核机制公平长效。根据岗位不同,制定中心主任、法律援助专职律师、内勤等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分为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平时考核以季度为周期,实行日考勤、月记实、季考评。考评结果直接影响评先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