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在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现场会上要求——抓住机遇 打好国有林场改革攻坚战

03.12.2015  17:37

  11月24日,全国国有林场改革现场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会上要求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国有林场改革的重大意义,抓住难得机遇,打改革牌,谋发展局,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永利说,自中央印发6号文件、国务院召开全国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来,全国共有21省(区、市)党委或政府领导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23个省区成立了由省领导任组长的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等13省(区、市)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国有林场改革进展不快,各省(区、市)工作极不平衡。有的省(区、市)认识不到位,没有把林场改革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存在等待观望心理;有的省(区、市)有畏难情绪,工作力度小,改革方案含金量不高。根据中央要求,省级政府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负总责,各地要在编制、预算、政策等难点问题上承担主体责任。2017年底前完成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非常之大。
  为打好国有林场改革攻坚战,张永利提出5点要求:一是加快编制省级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各地省级改革方案应于12月底前上报国家审批;12月底前未上报的,国家林业局将进行重点督导;对明年3月底前仍不能上报的将提出通报批评,并约谈省级林业部门一把手;对明年4月底前仍不能上报的将报请国务院进行专门督导。二要牢牢把握改革方向不动摇。各地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一定要按照中央6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国有林场改革的公益事业单位取向。三要下大力气解决好编制问题。根据所处区位、林地规模、管护难易程度等因素,科学核定、合理优化、统筹调剂,努力满足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需要。四要确保统筹解决改革成本。各省(区、市)要明确省级财政支持政策,并落实市县财政兜底责任。五要转变国有林场发展方式,把国有林场的中心工作集中到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上来,要建立监管体制,加强法制建设,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以高起点、强动力,打牢发展基础。
  张永利强调,国有林场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对于林业系统来讲,机遇难得、不可轻纵。各地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从改革出发,以发展落脚,又快又好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打一场争取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场生存发展问题的翻身仗。没有成立领导小组的省(区、市),要尽快提请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任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省级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全面督导、重点督查和发文督办等方式相结合的督导机制,强力推进改革。
  尹建业在致辞中说,江西省国有林场个数和职工人数分别占全国的1/10和1/6。自2011年被列为全国国有林场改革整体推进试点省以来,江西牢牢把握“保生态、保民生”两条底线,重点抓好“定性、重组、保障、减人、剥离、转换、安全、稳定”八方面工作,理顺了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合理界定了其性质和功能定位,初步建立了新型劳动关系,特别是民生保障实现了全覆盖,改革期间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大规模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没有发生违规处置国有资产现象,全面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任务。下一步,江西省将进一步建立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明确的森林资源监管、职工转移就业、职工社会保障和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等五大体制机制。
  会上,北京、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宁夏9个省(区、市)及江西省吉安市、信丰县和广昌县高虎脑生态公益林场的代表从不同层面,介绍了各自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成效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