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通:打造中国版“阅后即焚”的Instagram

17.07.2015  19:16

  中新网南京7月17日电 (杨颜慈)全奖留学、高盛实习、微软工作……在事业蓬勃上升时,27岁的美国海归杨通却决定放弃硅谷光环与百万年薪,走上创业之路。在公司获得IDG千万融资后,杨通毅然走上回国发展之路,将公司主团队扎根南京。

  社交软件扎堆的中国,想要产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但杨通充满信心。

  17日,杨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社交产品更多是功能性的,而高端的精神交流产品则是空白,而我们的产品Sobrr恰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空白。

  选择创立社交软件,与杨通的背景不无关系。15岁获全额奖学金赴新加坡求学,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仅用两年半时间完成数学与计算机双学位,大三在高盛实习,毕业后顺利进入硅谷在微软与linkedin公司工作。

  对软件设计以及社交领域的熟知,杨通亲自设计开发了Sobrr软件,而在投行的实习经历让公司创办半年之际顺利获得千万融资。

  对于为何选择落户南京,杨通解释主要是因为国内的主创团队多为定居南京的海归。“公司创立不久,我们的用户Mark第一个提出了希望将产品引入中国,他恰好就是南京人。此外,公司的技术总监、营销总监、以及设计师分别是来自澳洲、英国和意大利的海归,很高兴可以快速在南京组建成这支志同道合的精英团队。

  社交软件不应成为负担,不应拉远现实人们的距离,而是释放个性与压力。杨通告诉记者,设计Sobrr的理念借鉴了snapchat和instagram等欧美流行元素。

  “所有分享的图片与留言24小时候消失,对话30秒内消失,在一个无须记录昨天的世界,人们更愿意自由的表达此刻的喜怒哀乐。”杨通认为,与国内现有的众多社交软件相比,sobrr更关注于为社交做减法,减去不必要的朋友,减去维护社交形象的压力,减去对隐私保护的担忧。

  与留存历史记录的社交软件不同,杨通设计的sobrr软件更注重于记录当下。

  “活在当下,此刻时光不回眸。”杨通认为,因为“阅后即焚”的理念,用户可以再任何时候塑造自己当下的形象,塑造自己喜欢的形象,而不必受到历史社交形象的束缚,可以最大限度的释放个性,每时每刻营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即焚’的概念或许在现在的中国还有些不被接受,但这并不是什么负面的事,我相信这是趋势。不受到社会束缚,活出自己的特色,这也会慢慢成为中国社会的需求,实现在网路上更轻松的表达自己。”杨通说。(完)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