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昌:农家院落走出的国际知名专家

15.07.2019  11:18

图为杨荣昌在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参观。

图为杨荣昌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人物名片

  出生年月:1963年4月

  籍 贯:季市镇石榴村

  简 介: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高级研究员,兼江苏省农科院特聘研究员。曾经荣获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7项奖。1999年获得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作物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学成后留校从事小麦育种的研究。2007年,转入该校兽医学院,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及其他肠道菌的研究,直到2015年,又回归小麦方面的研究课题,主攻小麦品质改良。2017年10月,被聘任为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小麦品质改良、转基因作物鉴定、食品安全、人兽共患寄生虫。

  大自然的风雨和灵气铸就了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特有的气质。他显得朴实无华,纯真自然,头发中夹杂的银丝更添一份苍劲。

  他叫杨荣昌,1963年出生于季市镇石榴村,现任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高级研究员,是国际知名农学专家。

  从农家院走到“象牙塔

  生在农家院,杨荣昌从小接触农业,一般的农活都干过。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十分艰难。但父亲重视教育,想尽办法送他们上学。“父亲一直督促我认真学习,即便在动乱年代,也不允许有丝毫懈怠。”杨荣昌说。

  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81年,杨荣昌以季市中学“状元郎”的身份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按照我当时的分数,应该可以去一些更响亮的名校。有人为我可惜,终究没能跳出农门,有人嘲笑我学个‘修地球的专业’。我倒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坚信行行出状元。”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杨荣昌感慨万千。

  从农家院走到“象牙塔”,杨荣昌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平日里一有空闲就去学校图书馆,借阅农学专业书籍。

  1982年夏天,在家过暑假的杨荣昌突然听到村里大广播通知:中午要统一治虫,请各家各户做好准备。大一新生杨荣昌虽然还没正式学过专业课,但清晰地记得借阅的书上曾写道:“中午治虫不是最佳时间”。于是,杨荣昌回到学校后,第一时间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了一篇题为《一天中何时使用农药好?》的文章,邮寄到靖江县人民广播站。这片稿件被电台以及农业部门反复播报,不少村民由此走出误区,再不用在烈日当头时下地喷洒农药。

  “我还收到广播站寄来的一元钱稿费,那是我得到的第一份稿费。”杨荣昌告诉记者,正是这“一元稿费”坚定了他躬耕农学、帮助村民的决心。

  番茄情缘

  明万历年间,番茄传入中国。上世纪3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成了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番茄病毒病害造成番茄产量大减,菜农经济损失严重。

  22岁那年,杨荣昌考取江苏农科院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蔬菜育种家徐鹤林先生。“徐先生是位非常有成就的专家,讲堂内容很多都是自己搞科研的体会,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他还是一位特别有‘好奇心’的人,即便是七八十岁的时候,还对新技术、新事物有一颗勇于尝试的心。”杨荣昌说,恩师的这些品质对他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1989年,国际社会刚刚开始进行转基因植物研究时,杨荣昌在徐鹤林先生的举荐下获得了去北京大学生命中心合作研究的机会,开始转战番茄转基因抗病毒病方面的研究,并成为国内最早进行转基因植物研究的专家之一。1992年,杨荣昌在番茄转基因抗病毒病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关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争相报道,同年,28岁的杨荣昌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青年成名”的杨荣昌在全国番茄协作攻关会议上,提出大课题、大协作、大成果的建议,受到与会的老专家的赞同和支持,会议一致同意由杨荣昌起草课题成果鉴定书,联合国内16家科研、教学单位,45位来自植物病毒学、植物育种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专家,共同申报番茄病毒病领域的大成果,最终,该申报成果获得了199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事番茄研究课题以外,杨荣昌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育成了两个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黄瓜新品种,其中“露丰”黄瓜品种至今还在生产推广应用。

  挚爱家乡的壤土和翠竹

  “我们搞农业科研的人离开土地,什么都做不成,所以,天生对土地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和别的专家不太一样,杨荣昌每到一处新地方,首先要看看当地的泥土。1996年到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时,杨荣昌看不到国内熟悉的泥土,到处都是沙子,他的心里也跟着发愣。“那一刻,特别想念家乡的优质壤土,那是我眼中全世界最好的泥土。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日子里,杨荣昌主修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学成后留校从事小麦育种。直到2007年,由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澳大利亚政府不再鼓励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杨荣昌又一次面临职业和前途的选择:如果继续从事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就需要到澳大利亚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如果想留在澳大利亚,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经过反复思考,特别是希望儿女有个稳定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他放弃了多年从事的转基因作物研究,转入该校兽医学院,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及其他肠道菌的研究,并建立了针对动物球虫的分子鉴定方法,先后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90余篇论文。离开植物领域的杨荣昌,一刻没有忘记他的老本行,他在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研究的同时,开展了转基因作物鉴定方面的研究。

  2015年,他又全职回到了植物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澳中小麦研究中心从事小麦品质改良工作。“从最初做植物育种到转向植物转基因研究,再到如今的转基因作物鉴定和小麦基因组学,中间还有大跨度改行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研究,我前后改过四次专业方向”。每一次改变都非易事,但杨荣昌却少有抱怨,总是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拿下”新领域的“高地”。“离开故乡23年,我每遇挫折时,都会想起家乡的翠竹。翠竹,大雪可以压弯它,但折不断它。大雨可以淹没它,但淹不死它。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是靖江人最重要的气节。”杨荣昌告诉记者,早在上小学期间,他曾经写过一篇作文《我爱家乡的翠竹》,这篇被全校学生晨读的文章,似乎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符号”,总在不经意间激励着他前进。

  称赞“家乡变化很大

  杨荣昌从未忘记过反哺家乡。1992年,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期间,他发现安徽和县的规模化蔬菜生产,使农民发家致富,就盘算起能不能在老家长安乡也发展蔬菜规模种植。于是,通过靖江县蔬菜办公室,组织了原长安乡一位副乡长和8位村委会主任,到安徽和县学习、考察,邀请当地最优秀的种菜能手为他们开堂授课。此外,杨荣昌还邀请他的导师徐鹤林先生来靖,走上田间埭头,为村民们开展技术指导。

  如今,杨荣昌在学术上有了更高的成就,更开阔的视野,开始为中澳学术交流躬耕不辍。2017年2月,他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在帕斯成功主办了首届澳中农业与食品论坛。2018年,杨荣昌把第二届澳中农业与食品论坛的会场搬到南京,将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成果带到中国。由于杨荣昌一直致力于中澳学术交流,在前不久成立的江苏省侨界专家联合会农业科技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被推举为副主任委员。

  在外多年,杨荣昌坚持每年都回家看看。一个星期前他刚回靖江看望家人。他说,这几年靖江变化很大,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模样,以前去一趟江南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现在靖江也有大学了,日新月异,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杨荣昌说。(全媒体记者张园 朱其)

  “他特别勤奋

  ——同窗好友陈建定眼中的杨荣昌

  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主任陈建定跟杨荣昌是季市中学的校友,又在南京农业大学同一个系学习,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在他眼里,杨荣昌勤奋、憨厚,有着农家子弟也有的朴实。上学期间,同龄的男孩子大多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等体育运动,杨荣昌却大多数时候都是个“书篓子”,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课余时间也都与书相伴。除了所学课程外,他看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做了大量的课外习题。

  在陈建定眼中,杨荣昌取得今天的突出成绩并不意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聪明加上勤奋努力,成功自然会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