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彝族外来妹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植物人丈夫

22.12.2014  13:24

 

  家住海安县雅周镇迮庄村8组的罗洪艳,今年41岁,是一名彝族外来妹,20多年前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远嫁给海安县雅周镇迮庄村的陆大生,在这里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罗洪艳回忆说:“公公婆婆和丈夫一直对我特别好,刚嫁过来时,我就告诉自己,要尽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还尽快学会当地的语言。”于是,罗洪艳刻苦努力,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学会了雅周方言。同时,用自己的包容与迁就,一点点改变了原来的饮食习惯,逐渐融入了大家庭中,也融入了整个村子,村子里人纷纷夸赞:“这个外来媳妇真是不简单!”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罗洪艳的一言一行就是很好的佐证,婚后的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和喜悦,也给她增添了百倍的信心。尽管家境贫困,但家庭关系很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随着公公婆婆年纪日渐增老,二老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丈夫陆大生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重担全落到罗洪艳身上,她任劳任怨,没日没夜守在二老床前,喂汤喂药,料理三餐,伺候公公婆婆端屎倒尿,不怕脏不怕累。丈夫陆大生打电话要回来帮忙照顾,她总是说:“有我在你就放心吧!”然而此时此刻有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在身边帮一把呢?为了这个家,她默默地承受着,一直照顾到二老安心离开人间。她的善良之心、贤惠之意、孝敬之德就像艳阳一般,温暖了大家的心田, 2010年罗洪艳被雅周镇评为了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她的行为感动着迮庄村的每一位乡亲父老。

  三年前女儿考上了大学,勤劳的罗洪艳为了减轻丈夫压力,改善家庭经济,她一边种四亩多地,一边圈起猪圈养起了鸡鸭,为了这个家庭,当人们闲暇之余打牌聊天时,她却忙碌在的田间地头;当人们熄灯休息时,她却在里里外外操持着家务,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10月,在工地干活的丈夫陆大生不慎从3层高的脚手架上摔下,经医院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却一直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

  晴天霹雳没有压垮罗洪艳,她选择了坚强承受,不离不弃。丈夫没有主观意识,吃饭全靠罗洪艳一点一点喂流食。她把丈夫扶起来,用自己做的小板子倚住,抽半针管水再抽半针管流食,喂陆大生一口以后,隔几秒再喂下一口,动作十分娴熟,一天五顿,从不间断。

      中午饭,罗洪艳给自己做的炒青菜,陆大生的流食里则有茄子和猪肉,荤素搭配。每天吃饭时,罗洪艳都会和陆大生说说话,讲讲女儿在学校取得的成绩,有时候喊丈夫两声……虽然,罗洪艳从未得到过回应。

      为了能给丈夫陆大生最好的照顾,罗洪艳开始自学护理知识。每天早起,给丈夫洗脸、刷牙、喂完早饭后,再赶去田里干农活,中途有空会回家看一眼,给丈夫倒水、倒尿,晚上回来,做饭、洗衣、给丈夫擦洗,常常忙到凌晨。每天晚上罗洪艳都要帮陆大生翻两三次身,顺带换尿布。罗洪艳说,有时候忙了一天,自己也会疲惫,担心睡得太沉起不来,她自己就睡觉前多喝水,保证两三个小时起一次。一宿下来,罗洪艳连五个小时都睡不到。

  除此之外,罗洪艳每星期会给丈夫洗一次头,洗一次澡,刮一次胡子。她自学理发,每个月给丈夫理一次。一年多,陆大生没有生过一次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