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等20条道路将用悬铃散防梧桐“毛毛雨”

09.04.2015  11:49

  大行宫移栽的梧桐树基本都已冒新芽

  太平北路的梧桐树已经发出新芽。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邵丹摄

  

  随着好天气回归,梧桐树“毛毛雨”似乎一下子回到身边。为了治理恼人的“毛毛雨”,去年,玄武园林在黄埔路、板仓街等道路进行试点,通过注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悬铃散使梧桐少结果实,减少飘絮。不过,专家表示这种防治效果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毛毛雨”又来三四月份飘的是芽衣絮

  走在梧桐树密集的长江路街头,已能看到路边洒落的棕黄色的毛毛。容易过敏的市民发现,鼻子、口腔又开始不舒服了。

  一位玄武园林专家告诉记者,每年,南京的“毛毛雨”要吹两次,分别是三四月份的芽衣絮和5月中旬的果毛絮飞扬。眼下,正是芽衣絮猖狂的时候。由于正赶上梧桐授粉的时节,所以“毛毛雨”中也有部分梧桐花粉,而果毛絮将从3月一直持续到5月。

  雨后的长江路,毛毛附着在地面上,给环卫工的清扫增加了不少难度。“一整天都在飘,上午扫完,下午一来看又有了。”环卫工师傅坦言,每天光这些毛毛都能收两三桶。

  做“绝育”手术防梧桐飘絮

  今年二十多条道路将使用这种方法

  打绝育针、高压水枪冲洗、嫁接无果枝条……为治理“毛毛雨”,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园林部门就尝试了N种办法,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记者了解到,去年玄武园林在黄埔路、板仓街等道路进行试点,通过注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悬铃散使梧桐少结果实,进而减少飘絮,这种方法相当于给梧桐做了“绝育”手术。而给梧桐做“绝育”手术,会不会影响这些“树宝贝”的健康?据介绍,每年,他们都会提前对行道树进行观察,根据树冠的大小,判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然后再注入树内。不过,这种防治效果,还需要再观察几年。

  记者获悉,今年,南京市将有二十多条道路使用这种方法防治毛絮。包括中山门大街、黄埔路、珠江路、丹凤街、长江路、北京东路等“毛毛雨”重灾区。

  “不能看到毛毛就否定梧桐,得想想它们绿树成阴时给南京人带来的清凉,任何行道树都不是完美的。”有市民建议,对“毛毛雨”要持包容态度。

  大行宫栽种的梧桐树

  基本都已冒新芽

  去年,地铁大行宫站附近栽种上直径约16厘米的新梧桐树,今年这些梧桐树的长势如何呢?

  在地铁大行宫站附近的太平北路上,记者看到,原先两排的梧桐树扩展到四排,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如今基本都已冒出新叶。冒出了新叶,这是否意味着这些梧桐树成活率挺高呢?一位园林专家坦言还得继续观察才行。他介绍,一般来说判断是否成活得有两年时间,第一年,有些树木可能依靠自身的养料还是能长出新叶的,而真正存活,还需要根系深入土壤,从土壤中能较好地吸取养分才算。记者 李立立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