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裙子震惊了世界 它到底是“蓝黑”还是“白金”?

28.02.2015  12:25

龙虎网讯  上一条震惊世界的裙子,大概要算莱文斯基曾经穿过的那一条。

可昨天,又一条裙子横空出世,尽管它姿色平平,甚至可说是很丑,可全世界网民都为它纷纷站队,原因只有一个——

它到底是蓝黑色的,还是白金色的?

到底谁才是色盲?!

蓝黑党”和“白金派”干上了

您或许已经在微博和好友圈里见到这条裙子了。这条貌不惊人的条纹裙,来自于一为名叫SWIKED的国外网友的TUMBLR,他大概再也想不到,自己随手分享了一张裙子的照片,就会让诸多网友为了裙子的颜色开掐。而在昨天上午,这场大战已燃遍新浪微博,一个上午记者的好友圈里,几乎所有人的都被这条裙子刷屏。

根据最后被网友扒出来的商品原型图,这似乎真的只是一条普通的蓝黑条纹裙,只是照片有点过曝。可它到底是怎么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干扰了我们的大脑,带来这么多的争论的呢?

作为一个“伪色盲

这是大脑的事还是眼睛的事?

国内科普网站“果壳网”翻译了一条来自国外的稿件,其中提到,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杰伊·内兹(Jay Neitz)说,“我研究彩色视觉的个体差异已经30年,这裙子是我见过最大的个体差异案例之一了。”而他本人看到的就是白色和金色。

记者为此也走访了一些眼科和神经、心理科的专家,他们给记者理了个顺序。

当我们看见一样东西的时候,其实是外界光进入我们眼球后,射到视网膜,由视网膜采集信息后传递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然后,我们就能“”到这样东西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环节会带来影响。”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教授赵晨举了个例子,“就拿颜色来说吧,我们能看到不同颜色,其实就是取决于进入我们眼球的光波的波段。人眼能看到的波段是很悠闲的,也就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波长不同,人眼看到的研究就不同。”但是拍摄时不同光环境带来的干扰、观看者的显示屏色差,都会影响到视网膜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准确度。而每个人的色彩辨别能力也有强弱不同,加上大脑的“认知纠错”功能,带出来的结果就差得远了。

南京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方面专家张向荣则告诉记者,我们看到颜色,靠的是眼睛,但最终我们得出结论:这是什么颜色,却得凭借大脑。所以,如果你要辨别清楚这条是蓝黑色还是白金色,既需要显示屏给力,也要眼睛和大脑都给力才行;而即便你我都看错了颜色,“出问题”的环节却不一定相同,因为备选答案除了显示屏和眼睛,更有可能是大脑。

显示屏有话说

我的“三基色”决定你看到啥

由于原图都是同一张,首先会对我们形成干扰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显示屏。

赵晨说,虽然我们都知道红黄蓝的三原色理论,但这和色光混合是两码事。在彩色光中,三基色是红、绿、蓝。这三基色互相混合,能生成更多的颜色,比如“红+绿”形成黄色;“红+蓝”形成品红色;“蓝+绿”则是青色;如果再进一步混合,就会形成“白色”。

其实在网上,也有一些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只要给这张图叠上不同的偏色,比如偏蓝或者偏黄,就会很明显的偏白金,或者彻头彻尾的变成一条蓝黑裙。这其实恰恰解释了,不同的显示屏偏色,对照片颜色产生的影响。

眼睛有话说

我靠视锥细胞让你感知色彩

至于眼睛,它和颜色辨别的关系就更密切了。赵晨说,虽然我们靠眼睛看东西,但真正说到辨别颜色,主要都是视锥细胞的工作。

我们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一种叫视锥细胞,一种叫视杆细胞。其中视杆细胞对弱光明显,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视椎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对物体的细节和色彩分辨尤其重要。而视锥细胞这个大群体里,也有不同的小伙伴。有的小伙伴对蓝光分辨感知更敏锐,属于短波视锥细胞;有的则对中长波感知更敏锐,所以在红绿色系分辨上大派用场。

赵晨告诉记者,在我们的视网膜上,越靠近中心区域,视锥细胞就越密集。有资料统计,在我们每只眼球的视网膜上,大约600-700万的视锥细胞。当然,每个人的视锥细胞数量不一样,而辨别物体细节与色彩的可能,也不可能完全一样。网络上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女人因为染色体的关系,天生比男性拥有更多的视锥细胞,所以女性对于视觉感知更明锐,尤其在色彩判断上,可是男性望尘莫及的。

这当然是一个笑谈。但在红绿色盲的遗传上,由于男性相关基因编码都在X染色体上,而女性因为自带2个X染色体,所以红绿色盲的比例的确是显著少于男性。另外还有一种色弱,表现为某种视锥细胞的反应能力较弱,所以对色彩辨别能力减退,除了遗传因素外,还可能和一些后天因素有关,比如有的药物就可能引起患者出现短暂色弱。

现在网络上有人说,如果刨除显示屏色差影响,能不能看出这条裙子的颜色,就和视锥细胞的功能有关,这个说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赵晨说,每个人的色彩识别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只要没有达到色盲、色弱的程度,更多还是因为干扰因素太多,所以产生感觉上的偏差,还不能称为什么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光强度太高,视锥细胞就可能受到损伤。另外,特定的波段光如蓝光,也会对视锥细胞带来损伤。就比如现在经常被眼科医生提到的电脑、手机“光污染”,短期内不会有大问题,但视锥细胞长时间受到这些光污染损伤,色彩分辨能力就真的会下降了,还会出现视敏度和对比度的问题,看东西就会模模糊糊、视力大不如前。

大脑有话说

我的取舍判断决定你的答案

作为一个脑科方面的专家,张向荣则特别向我们强调了,大脑在我们认识这个颜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色彩是一种感觉,但在这个事件中,其实我们已经加入了很多认知的色彩,而在认知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被知觉的选择性所影响。”张向荣说。

张向荣说,我们很多人都见过一种“两可图形”。比如这张图,从这个角度看,它可能是一只杯子;而换一个角度,它就是两个人的侧面。“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会自己进行选择,把一部分当成直觉对象,把其他作为背景。最终我们认知的结果就差别很大。”张向荣说。

再拿这张裙子的照片来说,右侧很明显是非常强烈的黄光背景,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裙子的认知和判断:到底是因为颜色对比显得它暗沉;还是它身在阴影处,所以让我们看到的颜色并不真实?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而这样最终让我们大脑综合处理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

我们是用眼睛看颜色,但最终是大脑告诉我们,我们‘看’到了什么颜色。”张向荣说,即便是同一个人,如果大脑把背景光因素计算过去,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和之前截然不同。而这个计算过程,甚至还可能和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与经验有关。“比如一个经常在白天日光下活动的人,和一个经常在夜晚人工照明的冷光下活动的人,大脑中对某些颜色的印象肯定不完全一样。当他们在看到这张照片时,大脑就会根据自己的过往经验进行修正,再给出结论。所以也难怪国外专家会开玩笑说,能看出裙子是蓝黑色的人大多是夜猫子了。

>>>进一步分析

眼科医生:

凭一条裙子区别眼睛好坏不科学

昨日,有网友点评,裙子究竟是蓝黑,还是白金,有人请医生做了实验,结论原色是蓝黑。说明能看出蓝黑的都是好眼,对光敏感,没事别瞅太阳,要好好珍惜,看出白金的如我,眼不太卓越,更要好好保护。

究竟是不是真的如这位网友说的这样呢?一条裙子真的不同人能看出如此巨大的差别吗?为此,记者咨询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眼科王林农主任医师,他告诉记者,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

不仅如此,王主任表示,色觉是一种主观感觉,对于色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感觉和感受。而且图中的颜色不是一种单纯的颜色,而是混合色,因此,就每个人的色觉而言,的确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仅凭一条裙子的颜色来判断一个人的眼睛好坏,或者视觉细胞的好坏,这还不太科学。

另外,在医学界,对于视觉能力的评价有三个等级,一是色盲,二是色弱,三是正常。那么,不能凭借这张裙子图就说是谁是色盲,谁是色弱,这不符合科学评判的标准。通讯员 朱小刚 徐晓蓉 张子青 章琛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苏丽萍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于倩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