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出台10条意见明确秋粮收购要求

23.11.2015  11:08

      11月10日,淮安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出台10条意见,要求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抓好去了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防止发生“卖粮难”。

      一是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各县区政府对辖区内粮食收购负总责,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不发生打白条,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细化制定《秋粮收购工作方案》、《秋粮收购应急预案》,统筹协调粮食、中储粮、农发行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会办处理收购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加快腾仓并容,挖掘自身潜力。 逐乡镇、逐库、逐仓调查国有粮食收储库点粮食库存和空仓情况,排出近3个月销售出库、腾仓并容计划,引导国有企业加快自营粮销售出库,充分挖掘自身仓容潜力。

      三是引导民企入市,利用社会仓容。 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的作用,宣传引导加工企业、贸易企业、粮食经纪人等各类主体抓住新稻市场价格低的机遇,多收粮、多加工、多销售。想方设法通过提供有效担保等帮助解决社会企业申报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委托收储库点条件限制,有效利用社会仓容。

      四是动态掌握仓容,抓好应急应对。 对全社会涉粮企业空仓情况做到动态掌握,对实在没有仓容的乡镇,国有粮食企业要开展即购即销、收购转运、租仓收购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把粮食卖出去。地方政府要帮助国有企业协调解决租仓自营收购遇到的困难,农发行要积极向上级行汇报支持企业租仓开展自营收购。

      五是围绕重点对象,优化收购服务。 逐乡镇排查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面积、数量情况,建立信息数据库,安排粮食企业提供上门验质、预约收购、指导储粮技术等服务,避免扎堆交粮,实现“错峰售粮”,仓容缺口大的地方要过细工作,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库房、简易大棚等场地,满足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家庭农场存粮应急需要,确保不坏粮。

      六是抓好托市收购,开展即购即销。 辖区内企业优先收购本地粮。新腾出仓容要尽量申报托市库点,所有托市库点要提供整晒场地,添置除杂设施,开展整理除杂,加大托市收购量。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做到应收尽收,不得限收拒收。同时,积极采取即购即销、代购代销、储备轮换、工商合作等业务,多渠道帮助农民销售粮食,缓解仓容压力。

      七是保障资金供应,确保不打“白条”。 各县区政府督促并确保粮食收购企业及时兑付售粮款,不出现“打白条”现象。国有企业自营收购共同担保基金不足的,需要时县区政府要立即帮助协调到位,不得因为共同担保基金不足造成贷款难。

      八是抓好政策宣传,注重舆论引导。 积极宣传国家稻谷托市收购政策,关注和把握舆论导向,及时发布秋粮收购信息和采取的相关措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防止虚假信息传播误导市场。

      九是抓好储备轮换,确保落实到位。 督促粮食企业及时轮换省、市、县地方储备粮,对县(区)级储备粮轮换出现的亏损要调查分析,研究制定今后避免和减少亏损、增强企业承储积极性的具体措施,确保地方储备粮落实到位。

      十是强化市场监管,抓好安全管理。 组织开展秋粮收购督查和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压级压价、“打白条”等坑农损农行为。加强收购现场秩序和储粮药剂等危险化学品管理,杜绝危仓危房收粮存粮,杜绝出现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赵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