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公布首批99条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不得随意替换

01.08.2016  22:20

        记者昨天从江宁区获悉,该区首批99条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正式公布,秣陵、铜井、湖熟、上元等上榜,部分地名已沿用2000多年。列入保护名录后,这批历史地名将优先延续、保留及使用。

        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共99条,包括20条政区名、42条聚落名、17条山水名、13条胜迹名及7条建筑名。其中,政区名中包括江宁、秣陵、丹阳、湖熟、上元、东山、陶吴、铜井等。这些政区名各有渊源。例如江宁,西晋太康元年(280)分建业县置临江县,二年更名江宁县。“江宁”一名源于《舆地志》“帝初通江南,以江外无事,宁静于此,因置江宁县。

        湖熟则源自西汉初,当时分江乘县地置,名胡孰。东汉时改称湖熟县,因地在刘阳湖畔,以物产丰饶得名。明代,其原治所为上元县四大商业集镇之一,名湖熟镇;麒麟,宋名麒麟市,以附近有南朝宋武帝刘裕初宁陵麒麟石刻得名;铜井,宋《景定建康志》谓铜井市。以地近铜矿,且为商品贸易场所而名。

        在山水名历史地名中,牛首山、祖堂山、横山、青龙山、方山、将军山等都名列其中。其中横山位于江宁、溧水和安徽博望三区交界处。因四望皆横所以得名横山,主峰太阳拱,又名拖船壑,海拔469米,为江宁第一高峰。

        在胜迹名历史地名中,初宁陵、万安陵、南唐二陵、阳山碑材、定林寺、弘觉寺等入选,建筑名历史地名中,河定桥、东善桥、乌刹桥、周郎桥、四方井等入围。

        江宁区有关人士表示,地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历史资源和宝贵财富,公布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目的是进一步保护江宁历史文化,弘扬地名文化。

        记者获悉,江宁区首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建立公布后,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摈弃、废止原址地名,要优先延续、保留、规范使用历史地名,并根据建设实际,适时复活部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历史地名。同时,对部分极具历史价值、文化厚重的历史地名,还将采取设立保护标识的方式加以保护和宣传。(记者 周爱明)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