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载守护村民健康 老村医杨宝森仁心惠乡亲

30.06.2017  17:23
        新华网南京6月29日电(戚轩瑜/文 唐杨/图)空荡荡的院子里还停着杨宝森新买的电动车,而他人却不在了。呜呜咽咽的哀乐似乎还在耳边萦绕,凝望着木质相框内的黑白照片,大女儿杨红霞脑子里一片空白:毫无征兆的,父亲杨宝森突然病逝了。

        杨宝森,是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的一位普通乡村医生, 48年默默坚守在这个平凡岗位上,走村串户骑坏了多少辆电动车,无人知晓。可就在6月10日上午,杨宝森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和深爱的村民。

        他心里装着一本村民健康档案

        院子里停的那辆崭新的电动车,真是越看越扎眼,扎得人眼泪倏倏往下流。不愿再多瞧它一眼,杨红霞将车退了。她又木然地走进银行,打算将父亲生前所有的积蓄提取出来,看着银行账单上的四位数字,她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

        “我心里内疚,平时给爸爸钱,他都不要,说‘爸爸有钱’。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爸爸只剩这么一点点钱。从银行出来,我一路哭回家,我心里内疚。”杨红霞哽咽着说道,“乡村医生工资不高,但他从没有一句怨言,更不会找上级部门去诉苦,反而劝我们‘政府会关心乡村医生的’,教育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

杨宝森填写的扬州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登记表。

        令杨红霞想不明白的是,父亲杨宝森一直隐瞒着病情,原本有点小病小痛都会喊疼的人,是怎样抗住咳血的不适与猛烈的胸痛的?打开杨宝森诊疗桌的抽屉,里面排列的不仅仅是一本本工作记载本,还有几板止疼药。他背着家人与同事偷偷服药,原来他竟然靠着它一直支撑病痛的身体,硬拖着久病的身躯给村民看病,直到最后倒下,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提起杨宝森,三垛镇少游村卫生室的三名乡村医生的眼圈顿时都红了。他们说,杨医生端午节那天在卫生室上班到下午3点,身体不适后被家人送去看病,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他了。乡村医生陈扣金翻开杨医生平时的出诊记录,满含泪水地说:“杨医生接受患者预约出诊的记录整整记了7本,村里的老病号、重病患者的病情,他都了如指掌,他心里装着一本村民健康档案。

        从医48年,他几乎不出远门

        谈到这位令人敬佩的乡村好医生,村里的老人们都有说不完的话。“村里只要有人需要去大医院看病,他都事先帮助联系得好好的,都跟专家说是他的家里人,有时还陪着一起去。看到病人困难,就自己帮人掏路费。检查治疗时间搁久了,他还自己掏钱请病人吃顿饭。”村民杨宝勤说,“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哪有那么多的亲戚呀,他是把身边所有的村民都当家里人了。

在杨宝森家中也有一套听诊设备,以备村民上门求医。

        从医48年,杨宝森平时几乎不出远门,就怕晚上赶不回来,担心村里的重病人晚上叫不到医生。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保存的都是三垛、高邮各个医院医生的联系号码。这部手机永远是打给病人比打给家人多一点。即使是在他病重转往南京治疗期间,他也放心不下村里的病人。外出看病前,杨宝森还特意嘱咐同事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病情,怕大家一旦知道他生病的消息,他就得在家养病,就再也回不到乡村医生这个岗位,需要他的乡亲们也不会找他看病了。

        由于病情严重恶化,杨宝森转往南京治疗的当天就已经不能下床行走了。第二天,抽过胸水后感觉舒服一点的杨宝森跟家人说:“快把我的手机拿给我吧,今天是星期二,我们村里的小磊又到了血透的时间了,我得赶紧打电话提醒他去呢,一定要提醒他去啊。”他念念不忘邻里乡亲,在病床上打电话问卫生室同事有没有病人找他。“他对工作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大女儿杨红霞这样评价父亲。杨宝森至今不知道杨红霞在高邮城区的新家在哪里,但清楚记得谁家的小孩该打防疫针了,谁家的病人服什么规格的降压药、降糖药,甚至记得比病人自己还清楚。

        村民为他写下朴实又感人的悼词

        “端午节前还在卫生室为大家看病呢,怎么10天左右的时间,杨医生突然就走了呢。”78岁的少游村村民杨如廷怎么也想不通,曾经答应为他健康守护的杨宝森竟然走得比他还早。他连夜赶写悼词,自愿代表乡亲在灵堂前诵读,并且坚持凌晨3点为杨宝森守灵到天亮。

        “宝森,你走了,让少游村的村民惊呆了,你走了,村民有个头痛伤风怎么办?你随叫随到,只要一个电话,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你都及时赶上门,少游村每家每户都有你巡医的足迹。你帮五保户老人垫付医药费;陪同病人去外地大医院就诊时,你为病人付路费、伙食费。你得了重病从不同别人说一声,还坚持上班,你是怕失去乡村医生的岗位和你深爱的村民……”朴实又感人的悼词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村民杨如廷为村医杨宝森写的悼词。

        6月13日凌晨,天刚亮,村民们已早早聚集在少游村的村口,为他们的好村医送上最后一程。由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送行车队以及送行的村民,把村口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当灵车缓缓通过时,许多村民以最传统的下跪叩头的方式为杨宝森送行。当灵车路过杨宝森工作过的少游村卫生室时,送行的车辆都鸣号停了下来,让杨医生再看一眼他深爱的岗位。“我知道爸爸是个好人,但想不到他在村民们的心里有这么‘重’,这么受尊重和爱戴。”杨红霞泪水涟涟地说道。

        “我去去就回,‘家里’(村卫生室)就拜托给你们了,辛苦大家了。”杨宝森外出看病前这样嘱咐同事们。他挂念自己待了多年的卫生室,心里想着回来再去上班。可这一走,他再也没能回到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留下的是他“为医至善、待患如亲”的精神和风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