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巧克力里的杏仁去哪了? 记者调查:已改成巴旦木

20.01.2015  16:00

   中国江苏网1月20日讯 (记者 张海南 实习生 程倩)“原来我们吃了这么多年的杏仁巧克力原料竟然并非杏仁,而是扁桃仁!”昨日,市民张小姐向记者反映,她近期看到一则新闻,因德芙巧克力包装名称和发票名称有出入而引发的维权官司,起诉方孙先生获得了10倍的赔偿金,约5000元。而德芙也随即更名,悄然换上了新包装。那么问题来了,我市市场上是否还存在名实不符的德芙杏仁巧克力呢?

   反映:杏仁巧克力名实不符

  昨日上午,张小姐告诉记者,她近期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讲得是去年1月,南京一位市民孙先生在超市里买了一些名称为“德芙原粒杏仁巧克力分享装”、“德芙原粒榛仁、杏仁及葡干巧克力分享装”的德芙巧克力。他很快发现了发票上的名称和商品包装上的名称有出入,“名称和配料表中都写的是杏仁,为什么发票上写的是巴旦木?”为此,孙先生将超市告上了法庭,并获得了5000元的赔偿。

  “难道我最爱吃的杏仁巧克力,里面不是真的杏仁,而是巴旦木?”对于这个新闻的出现,张小姐非常诧异,为了探个究竟,她还专门到超市去转了一圈,结果真的再也没找到杏仁巧克力。

  对于张小姐反映的问题,记者自己也并不知道杏仁与巴达木的区别,于是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后发现,大家大都不了解杏仁与巴达木的区别,即使自己购买了杏仁巧克力,也没太在意过是否是真的杏仁。“吃在嘴里也感觉不出来,包着一层巧克力更是看不出来,买来就吃了,还真没在意过。”市民王小姐如是说。

   探访:杏仁已改成巴旦木

  事实真的如此吗?昨天,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超市、便利店及零食店,发现正在销售的巧克力中,已经找不到往昔印有“杏仁”字样的德芙巧克力了。不过,记者在走访调查中还发现,不仅是德芙一个品牌,市场上其他品牌的巧克力也大多都没有杏仁口味。比如好时巧克力有一款“扁桃仁牛奶巧克力”,也就是巴旦木口味的,其他品牌无论国产还是进口,推出的果仁巧克力中基本都是巴旦木、榛子等,并未出现杏仁。

  在杏仁巧克力悄然更名之后,很多平时不太在意的市民根本没有发现这个包装上的改变,就连超市的员工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巴旦木和杏仁有区别吗?图片上一直就是这个样子的啊,你不说我都没在意。”他们告诉记者,对于杏仁与巴旦木,很少有顾客会问及这方面的区别,包装上写的是什么,大家就认为是什么。至于,原本的杏仁巧克力何时更换的包装,很多员工表示并不知情。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市区几家干果店和零食店发现,市场上几乎找不到还标有杏仁字样的德芙巧克力,并且,很多店员都不太明白杏仁与巴旦木的区别。

   专家:巴旦木更加便宜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家坚果连锁店负责人陈先生,他告诉记者,这两个品种名称不一样,实际上隐藏着较大的利润差。因为在价格方面,杏仁价格为每公斤48元左右,而扁桃仁每公斤只有35元左右。

  “巴旦木实际上就是扁桃仁,而扁桃仁和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品,食用风味、功效、营养价值都不同,相应的行业标准也规定了明确的名称。”陈先生说,首选从外观上看,杏仁形状短而胖,表面光滑呈浅黄色,核壳相对较硬,为坚硬的木质质地,核仁小而鼓,口感香脆。而巴旦木形状长而瘦,表面呈深黄色,有明显蜂巢状孔纹,核壳较薄,开缝率高,口感甜而脆。其次,从功效方面来说,杏仁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如果把巴旦木当做杏仁食用,有可能延误治疗。

  但陈先生说,名称乱叫的做法在食品行业并非个例,很多学名和通俗名称乱叫,导致混淆的情况时有发生。陈先生介绍,其实现在超市里销售的一些“开口小银杏”并非银杏,而是一种杏仁,而市场上很多商家宣称的“奶油草莓”也并非专业意义上真正的奶油草莓。

编辑: 莫小羽、王瑶